Page 218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18
2017 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
2017
(二)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专项监督检查
在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的通知》,从源头上有
效防止随意变更合同、恶意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把自然村公路、易地扶贫搬迁、对口帮扶、
五小水利、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程序规范纳入重点检查内容,通过专项纪律检查对程序不完善、
流程不规范的 48 个具体项目提出整改时限,并跟踪督促 10 个项目招投标,督促职能部门完成省、
市相关部门下达的脱贫攻坚建设项目招标备案 98 项。在扶贫资金监管上,严格规范扶贫资金管
理使用,健全规范监督平台监管,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县纪委监
察局制定出台了《严禁领导干部违规使用扶贫资金专项纪律检查工作方案》,集中开展省市县
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政策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扶贫项目和资金是否集中瞄
准贫困村、建档立卡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否到村到户、建档立卡户是否受益,同时严厉查
处挤占、挪用、冒领、私分扶贫资金等问题,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检查财政核拨扶贫资金 6.058
亿元,对口帮扶资金 6.32 亿元,少数民族专项资金 650 万元,以工代赈专项资金 1456 万元。
(三)抓住关键岗位,强化专项纪律检查
紧盯脱贫攻坚责任单位和党员干部履责情况,围绕解决“三个问题”来推进专项纪律检查。
1. 围绕解决“怎么扶”的问题。重点检查了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础设施、住房环境、
生产发展、生活改善、能力提升、政策惠及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具体检查是否制定建档立卡贫
困户帮扶计划,帮扶措施、资金投入、启动时限、增收目标、帮扶责任人是否落实,帮扶措施
是否符合实际;“六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是否落实到村到户、准确归类等情况。
2. 围绕解决“谁来扶”的问题。重点检查了每个贫困村是否都有包保领导、帮扶单位、“第
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否都有 1 个帮扶责任人,驻村帮扶机制是否完善、
帮扶责任是否落实,非贫困村中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3. 围绕解决“不落实怎么办”的问题。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联合制定出台了《禄劝彝族苗
族自治县关于进一步落实“挂包帮”工作职责的四项规定》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脱贫摘帽
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了在帮扶工作中因工作不力,措施不精准,导致帮扶对象
不能如期脱贫销号的,按其规定处理帮扶干部职工:帮扶干部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
等次,并调整岗位至基层;扣除个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奖,用于支持帮扶对象;三年内公务员
不得提拔使用、事业人员不能评聘上一级职称;科级领导含非领导职务予以降级使用。
三、转变执纪理念,主动挖掘问题线索
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落实“三转”要求,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制
定出台《关于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五项工作机制的通知》,完善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排查、
移交、处置、问责追责、报告通报五项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纪检监察组织主动发现问题线索
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纪检监察组织对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坐等上门,或对问题有所察觉也不
愿管、不敢管、不能管等问题。
(一)拓宽问题线索来源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广泛收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1. 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向全县农户制作发放《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解答联系卡》16 万余份,
在联系卡上公布各级纪检监察、扶贫、信访等部门举报电话。同时,在村(居)委会设立信访
举报投诉箱,公示 12388 信访举报热线和县乡纪委信访举报电话,信访举报电话 24 小时畅通,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的举报反映。通过发放《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解答联系卡》,
共收到政策咨询 212 件(次),信访举报反映 18 件。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