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8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县民众自卫总队队长,水城、赫章、威宁三县联防司令,回治威宁。同年11月,贵州省保安副
司令韩文焕电令委任马崑为独立四师师长。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毕节,马崑向其亲
信透露心曲,想起义投诚解放军。其副师长张镇坤、参谋长杜月泉、政工处长吴鹿蠢均赞同。
12月7日,独立四师宣告起义。14日,正式通电起义。21日,马崑任威宁支前委员会主任。1950
年2月,马崑率领起义部队到大定接受整编。1951年12月,任贵州省政府参事。1953年3月,任
政协贵州省委员会委员。1956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选为民革贵州省委员会委员。
1980年病逝。
赵文海
赵文海(1898~1941),清末四川省纳溪人。1918年,任当地民团队长。1932年,纳溪团
总勾结保商大队长,构陷赵文海并抄其家,赵文海被迫带领20多名团丁在四川文川沟一带打富
济贫。1933年,四川军阀部队到川南募兵,赵文海率队应招,在顾晓帆部任营长。这一年,中
共川北行委书记赵裴亚到川南搞军运,赵文海率部起义。次年,赵文海率部配合何以弱、胡旦
元、陈明分部攻破镇雄县城。1936年春,赵文海在兴文炭厂找到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和中国工
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要求参加红军游击队,被特委接纳。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边
区特委派赵文海带几十人组建贵州游击支队。赵文海以毕节为中心,在黔西北一带开展游击活
动。9月,整编部队,赵文海任贵州游击支队司令员,建立起以毕节黄塘、对坡,云南威信水
田寨、镇雄镰刀湾为中心的游击区。1938年11月,贵州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何朝宗调集吴家屯、海子街、燕子口区民团武装700余人围剿游击支队,赵文海指挥部队反击,
俘虏民团官兵60余人。1941年4月,贵州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兼保安司令在云南镇雄、彝
良、威信等县地方民团武装的配合下围剿游击支队,游击支队因寡不敌众,被打散。8月,赵文
海秘密到赤水河一带活动,和儿子赵银臣一起被特务逮捕,杀害于清水铺南关黄桷树下。
1986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赵文海为革命烈士。
丁道衡
丁道衡(1899~1955),字仲良,清末平远人。幼年读私塾,后入贵阳模范中学就读。1919
年,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学习, 1921年转读地质系本科。1926年毕业,留校任教,并从事地
质古生物研究。1927年,丁道衡应邀参加北京大学西北科学考察团,负责考察西北古生物和矿
产。5月,考察团成员从北京出发,不畏气候恶劣,路途艰险,横穿戈壁,翻越天山,直达新疆
塔什库尔干,历时3年,完成考察。丁道衡在考察中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绘制地质图百余
幅,采集地质实物标本35箱,搜集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风土物品3箱,为开发西北提供珍
贵实物及技术资料,用实践打破某些驻华外交使团散布考察不会成功的流言。
1930年10月,丁道衡回北大任教。次年7~8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学院讲师,其间整理发表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