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131

人物志


            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撤销地委书记处,恢复地委书记、副书记称谓,陈健吾任中共毕节地委书
            记。期间,时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陈健吾带领全专区干部群众,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方针,集中力量解决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战胜暂时经济困难,恢复发展生产。
            同时,纠正1958年“大跃进”中出现的失误,给被错批错处理的干部甄别平反,调动了广大干部

            群众积极性。1962~1963年,全专区经济全面复苏、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64年至1966年,
            全专区各项社会事业出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1966年5月后,陈健吾历任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副
            部长,《贵州日报》总编辑、中共贵州日报社委员会书记、高级编辑、中共贵州省委委员、中共

            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离休,1995年逝世。



                                                        蔡应达



                 蔡应达(1917~1941),民国初年大定西区(今纳雍境)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受党组织派遣到大定县城区学校发动师生利用创办壁报、黑板报、排演文艺节目、组织农

            村工作团方式宣传抗日救亡,建立大兔场抗日救国会。1939年,任中共大定职中党支部负责人。
            1940年4月,已转移到黔西三重堰的原大定职中中共支部负责人杜华江写信与应达蔡联系,交通
            员孙绍业误将信件投入国民党大定县党部人员手中,蔡应达被捕。国民党大定县当局利用种种手

            段,威逼利诱其供出共产党员名单,受到蔡应达严词拒绝。8月,蔡应答被移送关押在贵阳绥靖公
            署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41年1月18日,被国民党贵州当局杀害。1980年2月,贵州省人

            民政府追认蔡应达为革命烈士。1991年6月,中共大方县委、大方县人民政府在大方二中校园内竖
            立纪念碑以示追念。1999年,中共贵州省委将蔡应达纪念碑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 栻



                 王栻(1918~1941),字锡强,民国初年织金人。1934年春,就读于贵州男子师范学校,同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寒假,与胞兄王楠返家,在织金城内串联一批思想进步的青年,成立文艺
            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会,阅读进步书刊,启迪青年思想。1935年10月,王栻到贵阳次南门王

            家旅店与王楠商议在织金开展武装斗争的事宜,被他人告密而被捕。在狱中,王栻、王楠被施
            以酷刑而不屈服,半年后被释放。出狱后的王楠,在安顺去织金的途中被跟踪特务杀害,王栻

            则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贵州学联召开筹委会,王栻被选为学联负责人之一。1938年,
            被选为 “学生寒假工作团”男师分团长,率队下乡宣传抗日救亡。2月19日,国民党贵阳当局

            召开学生寒假工作团分团长会议,王栻、黄大陆、严全生在出席会议行至贵阳市党部礼堂时被
            捕。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获悉,发报给国民党贵阳当局,要求释放王栻等人,贵阳市当

            局既不敢杀,又不敢放,将王栻等人关押在贵阳模范监狱。在狱中,王栻给其叔父王秀芳写信
            自述其志:要像文天祥正气凛然,充塞宇宙;决不学明末经略洪承畴屈辱变节、投降求荣。1941
            年1月2日,国民党贵阳市当局将王栻等人杀害。1988年7月,贵州省政府追认王栻为革命烈士。



                                                                                                           3889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