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九)
P. 23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1)“头”字加在方位名词或其他一些名词之后表示方位时,不但声调发生变化,连声母
也由原来的“t”变为“d”,整个音节是dou。如:
高头 屋头 以(里)头 外头 上头 下头 桶头 锅头 碗头 井头 河头
4 4 4 4 4 4 4 4 4 4 4
杯杯头 盘盘头 盒盒头
4 4 4
(2)“头”字作为词缀加在词根上,同该词根一起构成一个名词时,只是将原音节的声调
(阳平)变读为阴平,声母不变。如:
石头 榔头 锄头 壁头 骨头 木头
4 4 4 4 4 4
此类名词也有不变调的,如:
枕头、笔头、乳头
5.合音与同化。
(1)合音。由两个(有少数两个以上)音节减音后合成一个新音节的音变现象。一般是
由前一音节的声母、后一音节的韵母和声调合成一个新的音节,新音节的声调为合音前的后一
个音节的声调。毕节方言“合音”与“不合音”两类情况同时存在。说话时如语速较慢,“合
音”现象就较少甚至几乎没有;如若语速较快,就会产生“合音”;语速越快,“合音”越多
越明显。如:
没得 没有 这个 该哈 你家 不怕得 做啥子
(2)同化。毕节方言中,相连的本来不相同的两个音,由于互相影响而变得相同或相似的
同化现象。为数不多。如:“不要”这个词,“不”字单念或放在其他词前,其韵母为“u”,
而和“要”字排在一起组成“不要”一词后,韵母“u”便被“要”这音节中的“i”同化,从
而由。又如“没有”这个词,“没”字单独念或被在其他词语前均为“ei”,而和“有”组合
成“没有”一词后,韵母“ei”便被“iou”这个音节中的介词“i”同化,从而“没有”变成
“眯有”。再如“玉米”一词,“谷”字,当其和“苞”字组成“玉米”一词后,原音节中的
声韵母全被“苞”中的音素同化为,只保留原音节声调,读音由“玉米”变成“苞物”。以
“玉米”作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也同样接受这种同化现象,如“玉米饭”“玉米花”“玉米
杆”“玉米粑”等。
二 大方语音
大方方言声韵调及声韵调配合 1.声母。大方话有21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
p(b)布步部别玻补 p(p)盘怕拍袍盆丕 m(m)门每马麻马谜
f(f)胡符虎府飞冯 五午务无武 t (d)到道夺杜弟帝
t‘(t)太同吐途体退 1(1)南兰怒路奈来 ts(z)糟招资支指治
ts‘(c)仓昌词持粗楚 s(s)苏书丝师诗史 z(r)认若日让刃拢
t (j)精经举井九究 t (q)秋丘穷求巧乔 (x)修休虚细肖形
k(g)贵跪怪该乖盖 k‘(k)开葵盔扣抠考 x(h)化话红灰华禾
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