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425
第二十三篇 体育 卫生
卡车、韩国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开展以中医为主的诊疗活动,并能做一般中下腹部外科手术。
威宁县中医院
1985年2月,威宁县政府批准建立,隶属县卫生局。时有职工18人,其中医护人员12人。设
有住院、门诊部,病床18张。1988年,草海镇卫生院并入县中医院,人员增至68人,病床60张。
至2003年,医院内设办公室、西医门诊、中医科、内儿科、外妇科、针灸科、药剂科;编制职
工81人,实有职工67人,其中医务人员64人;有200MA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电子内窥
镜、裂隙灯、痔疮治疗仪、多功能麻醉机、洗板机、超声诊断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全自动
生化仪、彩色脑电图仪、电解质分析仪、血球计数仪、恒温箱、无影灯、高频电刀、电动吸引
器、显微镜、三氧灭菌机、产房取暖器、辐射台、冰箱、冰柜、消毒锅、检验等医疗设备。开
展以中医为主的医疗工作,能做一般中下腹部外科手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手术、四肢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妇产科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无痛分娩术。
赫章县中医院
1991年12月,赫章县政府批准建立,隶属县卫生局。院址在城关镇建设路菜市场中心地段。
时有职工17人。业务用房380平方米。设有住院部、门诊部、病床20张。2003年,有职工17人。
其中卫技人员13人。有250毫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检验机。开展以中医为主的医疗工
作,并能作常见外、妇科手术。
中医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引进和发展中医事业。20世
纪50~70年代,多数个体中医联合起来,创办联合诊所或办卫生院。1978年后,准许个体中医
开业。1998年,国家卫生部将大方县列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建设先进县,在大方县实施《全国
农村中医药工作五年规划》。至2002年,大方全县22个乡镇卫生院、10个中心村卫生室开展中
医诊疗。中医诊疗在全县发展、普及。1999年,毕节地区开展清理整顿中医医疗秩序,打击以
“中医特色门诊、祖传秘方”等名义为幌子的乱办医、乱行医等违法行为。赫章、纳雍县清理
检查中医医疗机构64户,限期改进不符合开业条件10户,取缔4户。
第四节 现代医药
一 医疗机构
机构发展概况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威宁石门坎传教,在教区
建立药房,用西医西药为教徒诊疗疾病,现代西医传入毕节地区。清宣统二年(1910),德国
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