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47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贫困人口从216万人降到60万人。森林覆盖率达20.5%;林灌覆盖30.5%。实现工业总产值60.2亿
元,年均增8.9%,其中轻工业26.7亿元,年均增6.9%,重工业33.5亿元,年均增10.6%。累计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87.7亿元,比“八五”时期增64.7亿元,增281%;完成毕节卷烟厂、毕节化肥
厂、毕节水泥厂、黔北火电厂一期工程的技术改造和建设;新修公路700千米,改造公路450千
米;开通程控电话16.4万门、数字移动通信网、模拟移动通信网4万门,245个乡镇基本实现电
话程控化,开通中国公用分组数据交换网、DDN数字数据和中国计算机互联网;长途邮运和邮
政营业实现电子化。财政收入13.85亿元,年均增9.2%,支出16.1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达19.08
亿元,年均增8.86%;储蓄存款余额达32.22亿元,年均增22%。人口达685.8万人,自然增长率
21.8‰。适龄儿童入学率97.86%,其中女童入学率97.7%;8县市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基本扫除青
壮年文盲。在校学生:高等学校274人,中等专业学校9688人,普通中学23.2万人,小学101.52
万人。有科技综合职能管理机构9个,各类科技服务组织2500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万人。广
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77.07%和77.39%。
1996年计划 1996年6月,经地区行署同意,地区计划局下达1996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至各县及地直相关部门执行。计划1996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45.73亿元,比上年增
11%;工农业总产值82.5亿元,增10.99%,其中农业产值36亿元,工业产值46.5亿元;乡镇企业
产值50.22亿元。粮食总产160万吨,油菜籽5.6万吨,烤烟12.5万吨;存栏生猪290万头,大牲畜
129万头,羊60万只。产肉20万吨,水产品1.22万吨;造林53万亩;新增有效灌面1.89万亩,改
善0.07万亩,恢复7.2万亩,新增水浇地1.51万亩;新增地方电力装机640千瓦;治理水土保持790
平方千米。发电4.2亿千瓦时;生产原煤1150万吨、粗锌6万吨、精锌4万吨、水泥24万吨、尿素
4万吨、卷烟34万箱、中级酒1000吨、生铁12万吨、钢材0.5万吨、硫磺6万吨、棉布100万米、
黄磷5500吨、磷肥3.2万吨。基建投资1.59亿元。商业购进1.6亿元,销售1.85亿元;供销购进4.3
亿元,销售4.6亿元。外贸收购5500万元。分配尿素7770吨,建设用地3060亩,其中耕地1560
亩;土地出让195亩,其中耕地120亩;开发土地1.04万亩。工业废气处理率40%,废水处理率
58%,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75%;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0.16吨/万元,废水排放量36吨/万元,
固体废物产生量5.1吨/万元。是年底,全地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6.31亿元,比上年增11.78%;
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增23.2%;乡镇企业产值58.6亿元,增51.7%;农民人均纯收入632元,
增106元。农业总产值38.13亿元,增9.3%;粮食总产173.25万吨,增10.03%;烤烟17.3万吨,增
34.92%;油菜籽5.25万吨,减4%;茶叶1018吨,增22.65%;桑蚕茧307吨,增93.08%;存栏生猪
292.2万头,增3.66%;大牲畜130.33万头,增2.88%;羊59.43万只,增11.75%;出栏生猪180.3万
头,增5.91%;大牲畜10.87万头,减0.55%;羊19.27万只,增8.2%;产肉20.1万吨,增3.81%;
蛋类1.27万吨,增5.83%;牛奶179吨,增5.17倍;水产品1130吨,增10.03%;绵羊毛381吨,减
4.27%;造林54.5万亩,减7.5%。工业总产值65亿元,增31.13%,其中乡以上工业36.2亿元,增
21.44%。发电4.61亿千瓦时,增9.43%;原煤1289.7万吨,增99%;粗锌7.97万吨,增127.71%;
水泥30万吨,增25.52%;尿素4.22万吨,增8.21%;卷烟36.95万箱,增7.1%;生铁17.45万吨,
增87.63%;铁矿石117.25万吨,增58.45%;钢材1997吨,增5.66倍;木材1.18万立方米,减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