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443
第二十一篇 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试验区
教学电脑和图书,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7300余人,培训教师262名。从2003年起,全国工商
联连续6年在北京、江苏、深圳等地举办6期乡镇干部培训班,为织金县培训乡镇干部385人,同
时培训优秀教师5名、农村中学校长2名。对织金科技帮扶以实施种养项目为主,在普翁乡建立
五倍子中药材基地,在茶店乡实施养牛项目,在官寨乡发展养鹅,在普翁乡、三塘镇发展黑山
羊养殖,在猫场镇发展竹荪种植,在桂果镇发展养猪,支持县工商联办综合养殖场养猪养鸡。
为织金县开办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才4000多人次。2009年10月26~30日,
全国工商联调研组赴毕节市、织金县就“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开展调研,与相关部门
进行座谈,探索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2010年,全国工商联将干部培训列入扶贫工
作计划,联系深圳培训基地为织金县培训乡镇干部20名。2011年,全国工商联聘请有关专家赴
织金县开展“生态畜牧养殖项目”帮扶培训,对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年内还帮助织金
县举办乡镇干部培训班,培训优秀乡镇干部54名。
二 开展劳务输出
2004年3月,全国工商联向织金县捐款100万元,作为招工扶贫工作经费。至2007年,织金
县坚持以“输送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片”为工作理念,以“输得出、稳得住、能挣钱、快
脱贫、培养人”为工作目标,利用工商联联系民营企业的渠道,共组织民营企业家到织金县招
工30多批,有组织输出农民工5191人,带动其他形式输出农民工11.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每年汇
回织金县的劳务收入达3.2亿元。外出务工为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三 实施光彩项目建设
全国工商联坚持把引进项目资金作为帮助织金脱贫致富的一项“造血工程”来抓,联系、
组织、动员民营企业累计为织金县实施各类扶贫项目90多项。1995年,河北亨豪集团总裁张江
平投资建立织金光彩页岩砖厂、光彩煤厂;2000年,福建企业家薛建明投资600万元实施养鳖
项目;2005年,香江集团董事长刘志强投资245万元与织金县合股建立织金香江能源投资开发
公司,深圳企业家黄海林投资1000万元建设织金洞酒店(原天谷山庄);2007年,众一集团投
资500余万元启动猫场镇向斜煤矿勘探。在帮扶光彩项目实施的同时,全国工商联投入250多万
元,帮助农户建小水窖2600个,基本上解决织金县贫困山区1.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2010年,全国工商联着力帮助织金落实各类项目的实施。年内共落实开发项目8个,总投资
4.6亿元,其中签订投资3.1亿元的实质性开发项目6个。投资1.5亿元的高炉磷酸工业化试验合作
项目选定厂址,投资800万元的阿弓苍海煤矿技改扩能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兴隆煤矿技改扩能
项目顺利实施,投资3000万元的猫场向斜煤矿探矿权合作项目勘探结束,投资1.2亿元的竹荪开
发项目编制出计划书。广西北海喷施宝集团无偿捐资的农用叶面肥项目,继2009年施用100万元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