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25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人口出生率43.15‰;死亡率10.06‰;人口自然增长率32.55‰。



                                                六    “五五”计划



                 1976~1980年计划 亦称“五五”计划。1975年3月编制《毕节地区“五五”“六五”期
            间工、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初稿)》报省,并印发各县参照执行。1977年6月,地区计委调整

            部分计划,正式印发《毕节地区“五五”“六五”工农业生产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计
            划到1980年,耕地稳定在650万亩,其中种植粮食567万亩,总产150万吨,比1975年(下同)
            增59.4%;油菜籽3.2万吨,增6倍;烤烟3.5万吨,增2.76倍:甜菜2万吨,增17.8吨;绿肥100万

            亩,增6.2倍。年末大牲畜存栏100万头,增23.49%;羊100万只,增36.31%;生猪225万头,增
            94%;水产品5000吨,增26倍。造林140万亩。油茶、油桐、乌桕、核桃、生漆以年8%左右的

            速度递增。生铁2万吨,增3倍。土焦4万吨,增3倍,锌2460万吨,增5倍,电力2000万千瓦时,
            原煤140万吨,增1倍,硫酸7500吨,增2.5倍,合成氨1.4万吨,增9倍,化肥11.2万吨,增9倍,
            硫横7000吨,增37.2%,水泥7万吨,增9倍,农田水泵500台,增4倍,简易机床250台,发电

            机1000/8000台/张,电焊机100台,裸铝线50吨,棉布20万米,机制纸1500吨,卷烟5万箱,
            肥皂700吨,饮料酒5000吨,农用塑料薄膜500吨,皮革4万张,皮鞋15万双,布鞋8万双,大方

            漆器3万件,织金石雕6000件。至1980年,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7.34亿元,比1975年(下同)
            增15.64%,其中农业产值6.09亿元,工业产值1.26亿元。粮食总产97.96万吨,增4.1%;油菜籽

            1.35万吨,增1.21倍;烤烟2.4万吨,增3.76%;花生818.6吨,持平;大牲畜存栏76.43万头,增
            0.11%;羊70.65万只,增10.92%;生猪142.87万头,增23.2%;水产品163吨,增1.47倍。有大中

            型拖拉机1086台,增81.3%,手扶拖拉机1187台,增1.17倍;水利有效灌面80.37亩,增4.75%;
            蓄水总库容2.12亿立方米,增85.94%。造林17.56万亩,降56.95%。原煤139万吨,降15.64%;焦
            炭6.58万吨,增2.35%;生铁3600吨,增1倍;发电量9460万千瓦时,增1.08倍;食用植物油3163

            吨,增72.01%;硫磺1.03万吨,增8.34%;水泥5.02万吨,增5.87倍;铁锅29.3万口,增74%;砖
            1.2亿块,增1.6倍;铅55吨。是年,完成投资2655万元,增1.02倍,公路运输里程3880.7千米;

            客运量433.7万人,客运周转量1.41人千米;货运量183.8万吨,增25.37%;货运周转量4050.4万
            吨千米,增15.6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亿元,比1975年增48.98%。国合商业商品纯购进1.33
            亿元,增26.45%;纯销售3.04亿元,增36.56%;年末库存1.82亿元,增40.43%。1977年,大中专

            学校恢复考试招生,开办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中等专业学校由12所增到14所。1980年,
            毕节师专班学生717人;中专学生3453人,增79%;普通中学学生15.77万人,增65.44%;小学

            生69.67万人,略减。电影队264个,增近1倍。卫生人员8314人,增21.44%。财政收入3548.6万
            元,比1975年增15.72%;年增3.2%;支出1.12亿元,增1.03倍。

                 1976年计划 与编制1976~1980年五年计划同时进行。是年6月报省,并印发各县和地直有
            关单位参照执行。1976年3月,地区计委根据省分配给毕节地区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作综合平衡
            后,报地委研究同意下达各县执行。主要计划指标:粮食总产106.75万吨。年末大牲畜存栏79



                                                                                                           2007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