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3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头,增5.57%。其中,黄牛42万头,为计划的82.58%;水牛6.09万头,为95.46%;马9.67万匹,
为96%;羊存栏41.48万只,增2.77%;生猪存栏64.42万头,为计划的53.69%。造林58.82万亩,
为计划的103.7%。兴修水利1.99万处,新增灌面50.3万亩,为计划的168.99%。全专区完成工业
总产值4476万元,比上年增5.46%,为计划的115.33%;电力43500千瓦时,为150%;白酒1699
吨,为112.12%;硫磺1862吨,为103.47%;磷灰粉792吨,为528%;棉布3946疋,为85.7%;土
纸31.5吨,为46.3%;原煤2.39万吨,为91.53%。修建简易公路179千米,为77.42%。完成群运汽
运货13.21万吨,为117.9%。邮电新架线3147杆千米,为97.74%;增设交换机75部,电话478部,
为107.5%;改建线路422对千米。为116.33%。完成社会零售总额6892.2万元,比上年增22.5%,
为计划的108.7%。商业系统收购总值666.48万元,为计划的106.7%;销售总值4236.62万元,为
122.2%。供销系统收购1117.66万元,为98%;销售3753.92万元,为103.7%。列入国家收购计划
的9种农副产品,烤烟、茶叶、牛皮、活猪等6种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工业品与生产资料供应
列入计划的15种,18种完成。是年学校招生9.9万人,为计划的160.4%,幼儿园招生536人。除威
宁、水城县的4个区外,县县有中学,区区有完小,乡乡有初小。卫生组织142个,卫生人员373
人,其中医院10个,卫生所94个,为计划的93%;防疫站14个,完成计划;妇幼保健站14个,
为计划的87.5%;病床670张,为103%。农村俱乐部246个,业余剧团184个,专业剧团2个。电
影院1座,共放映2615场,为计划的95%;文化馆9个。计划基本建设项目67个,完成46个,为
68.65%;完成投资额194.51万元,为计划的76%。
1957年计划 1956年9月,专署拟发《关于编制1957年计划意见的通知》,供各县参考编
制计划。1957年5月,省人委下达毕节专区经济计划指标,基本同意各县上报计划。6月1日,专
计委下达全专区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至年末,全专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6亿元,比上年增
1.7%,其中工业4522万元,农业4.15亿元。粮食总产71.14万吨,为计划的97%。其中大豆2.34万
吨,比上年增17.39%;油菜籽1.33万吨,比上年减13.8%;烤烟5066吨,增47.78%。年末牲畜存
栏,黄牛45.53万头,增8.4%,水牛6.07万头,减140头;马10万匹,增3.4%;绵羊20.48万只,减
8340只;山羊20.34万只,增1816只;猪75.11万头,增11.65%。造林18.26万亩,比上年减40%。
工业总产值4522万元,比上年增1.23%,超过年计划数。原煤18.25万吨,比上年降32.95%:发
电量47万千瓦时,增62%;白酒3298吨,增44.9%;棉布74万米,降15.9%;生铁0.03万吨,增
50%;植物油、木制农具均有较大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900万元,增34.14%。其中商业零售
6624万元,饮食业238万元,工业267万元。国合商业商品购销:国内纯购进4520万元,增78%;
国内纯销售8127万元,增59.13%。中小学达2474所,比上年增548所;在校生21.23万人,比上年
增2.33万人。县县建立电影公司、文化站。财政收入1674.4万元,财政支出1026.5万元。银行现
金收入8292万元,现金支出7829万元;存款998万元,贷款4617万元。
二 “二五”计划
1958~1962年计划 亦称“二五”计划。1958年2月,中共毕节地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