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1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第一章 计划管理








                                   第一节 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





                                                一    “一五”计划



                 1949年12月,毕节专署和各县人民民主政权相继成立,遵照上级指示,一手抓政权建设,
            一手抓经济建设,先后开展清匪反霸、实行土地改革;发放农贷、组织粮种;建立国营商业和
            合法商业;恢复发展交通运输、邮电事业。1952年,全专区工农业产值3.09亿元(按80年不变价

            计算,下同),比1949年增26.9%,为编制实施1953~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创造条件。
                 1953~1957年计划 亦称“一五”计划。1954年6月,毕节专署计划统计科编制1953~1957

            年工业、农业生产计划,五易其稿,1955年1月完成编制任务。1956年,按照省规定的计划管理
            权限,专、县只编制工、农、商业计划,12月22日,专署将《毕节专区第一个五年工、农、商

            业生产计划》下达各县和专直有关部门。到1957年底,全专区农业总产值达4.15亿元,比1952
            年增(下同)68.36%。粮食总产71.14万吨,增45.21%。人均口粮251千克。油菜籽完成1.33万

            吨,增51%,烤烟完成5066吨,增9倍。完成工业总产值4527万元,增56.39%,其中原煤生产
            18万吨,增52.27%;发电量47万千瓦时,增20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710人,增3.86倍。
            其间,兴修威宁—水城、大方—普定、金沙—黔西的干线公路,全专区公路通车里程1033.7千

            米。完成毕节车站汽车场、汽车修配厂的扩建和兴建工程。兴建、改建、扩建中等学校22所。
            1953~1957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01.2万元。

                 1953年计划 毕节专区及所属各县尚未编制综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仅编制粗略的农业经
            济发展计划,计划1953年粮食作物总产60.18万吨,比1952年实际数(下同)增11.83%。其中
            大豆1.54万吨,增12.43%,油菜籽9485吨,增57.99%,烤烟173.5吨,增1.7%,花生202.8吨,

            增10.54%;大牲畜存栏53.02万头,增7%,其中黄牛37.46万头,马9.08万匹,羊17.21万只,
            猪90.82万头。是年,完成粮食总产54.69万吨,比上年增(下同)11.62%,油菜籽9961吨,增

            68.3%,烤烟63吨,增8.73%,麻类作物总产831.8万吨,增9.8%。造林1.4万亩,增近1倍;大牲
            畜存栏971.31万头,增9.35%;羊存栏43.26万只,增9.44%;生猪存栏77.98万头,增8.72%。农业

            总产值3.12亿元,工业总产值306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3.4265亿元,比上年增11.1%。全年定成
            商品销售计划的123%,其中国营商业完成1705亿元(旧币,下同),超计划16.53%。完成国营
            收购156亿元,超计划11.2%。完成财政税收865.6万元,比上年增6.8%,超计划16%。财政支出



                                                                                                           1993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