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59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节、大定、黔西、织金等县城,有四川来的艺
            人在庙宇中唱川戏。各县城虽在民房或庙宇中

            设民众教育馆,但很少开展活动。毕节县民众
            教育馆仅组织篮球赛。抗日战争初期,毕节县

            曾在广惠路文庙西门内厅设简易图书馆。1940
            年,镇雄土司安蕴时筹资在中华北路建蟾宫大

            戏院,供外来的艺人演出,1947年该剧院毁于
            火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全地区有电
            影公司9个,电影院(含影剧院)37座,放映
                                                                               毕节人民剧场
            队369个。地区直属毕节人民剧场,位于毕节
            市城区中华南路与砂石路交接处,系根据1959年毕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兴建的大型剧场,供大

            型歌剧,放映用。毕节地区电视台。90年代,全地区兴建电视转播台82座,电视卫星地面接收
            站29个。1979年,地区广播电视局在毕节城北郊海拔1700米的沙帽山顶建电视转播台。1986年4
            月,又在沙帽山顶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997年,建毕节电视台,覆盖毕节大部分地方和川滇黔

            3省毗邻11县市部分地方。1999年,地区电视台在毕节城区洪南路兴建14层框架结构电视大楼,
            5100平方米。1988年,全地区有县文化馆8个,6120平方米;群众艺术馆1个。1997年,毕节市

            在松山路和中山路丁字路口将市文化馆改建成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作市群众艺术馆。至2005
            年,全地区共有县图书馆8座,藏书45.73万册。地区图书馆综合大楼,藏书50万~100万册,另

            藏《四库全书》76箱。毕节地区共有8个新华书店。2009年,毕节市科技文化中心(“一院三
            馆”)开工建设。项目位于毕节城区南部新区碧阳大道南侧,包括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

            图书馆、地下车库等,总用地面积114945.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6336.05平方米。



                                         第五节 城区开发建设





                 1986年,毕节地区进行毕节城洪山小区详细规划和建设试点,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
            后建房的原则,改造桂花路,新建洪山路。实施给排水、照明和通信电缆一起配套建设,对进
            入小区建房的单位实行统建代建,按规划设计实施综合建设和管理。之后,地区继续进行洪山

            南片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同时,各县市以地区为示范,相应建立县城,启动小区建设规划编制
            和综合开发。1993年,完成13个小区详细规划编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

            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依托旧城,建设新区”的方针,开展小区建设。
                 毕节市城区 1. 洪山小区。占地25万平方米。到1994年8月,共拆迁安置440户,拆除危房

            2.83亿平方米,完成代建房5.5万平方米,新建住宅989套、门市211个,组建农民新村2处,建筑
            1.2亿平方米,新建安置周转房2.33亿平方米,为单位统建代建房屋和部门及自建房屋共5万余平
            方米。小区新建、改建和扩建道路8条,共长2800米,5.27亿平方米,其中洪山路长710米,宽30



                                                                                                           1695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