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52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二章 旅游开发









                                              第一节 旅游规划




                   1956年10月13日,织金县人民委员会首开保护人文景观先河,拟发《关于保护城关景区的

              通知》,规定不准在东山、鱼山、双堰塘等9处景观地开山采石。1971年3月~1972年4月,威宁
              县在草海实施排水造田,造成人为破坏,使草海成为耕地、沼泽,候鸟、留鸟失去生存环境,
              1979年春,省革委副主任秦天真考察草海,给省提出恢复自然生态的建议。是年7月,省人大

              常委会决定成立恢复草海蓄水指挥部,领导实施恢复草海自然生态工程。至1982年,草海恢
              复蓄水2700万立方米,水面27.5平方千米。国家一类保护珍稀鸟类黑颈鹤、白头鹤、白鹳、黑

              鹳、游隼,二类保护动物白琵鹭、雀鹰、草原雕、白尾鹞、红隼应季来草海栖息。1980年3月
              5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健生,副省长吴实到织金考察旅游资源,指示织金县组织人员勘察

              溶洞资源。是年4月8日,规模宏大的打鸡洞被发现(1985年更名为织金洞),1985~1999年,
              省、地、县财政陆续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开发建设洞内景观和旅游通道,洞外旅游管理服务

              设施,引资建织金洞宾馆、天谷山庄。1984年4月,徐健生得知黔西、大方二县交界杜鹃花已
              经开放,即前往查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确认为是一大旅游资源。后经省领导及专家考察
              踏勘,将其划为保护区,辟为旅游点向世人开放。是年5月,徐健生率省机关工作人员考察总

              溪河、九洞天、桃源洞风光。20世纪80年代,各县重视旅游资源,纷纷组织人员,聘请专家考
              察旅游资源,并将开发、建设旅游景点提上议程。1985年,省地筹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二、六

              军团长征途经毕节五十周年纪念,斥资先后修缮大方县城区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
              县城区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
              址,毕节烈士陵园;兴建七星关景区夏曦烈士纪念碑,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九洞天旁红九军

              团猫场战斗烈士纪念碑,红军(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纪念碑,金沙县沙土镇钱壮飞烈士纪
              念碑和城关镇吴正卿烈士纪念碑,赫章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开展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爱

              国主义教育,充实完善红色旅游景点。1985年10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草海列为省级自然保护
              区;1992年10月,国务院公布草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政府、国家环保局先后投资400多万
              元修建综合管理处办公楼,疏浚1500米长河道,建管理处2座游船码头,设标本室、分析化验

              室、观鸟点、建草海宾馆。1984年起,大方县先后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发九洞天景区,初
              步完成游览栈道、洞厅修整、观景平台、洞内照明、景区绿化工程;1984~1999年,省地及大



            1620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