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26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续表

                  年代                                              灾情
                          自1985年冬起,至1968年5月,全地区出现冬春连旱151天,受旱89.8万亩,其中金沙县最
                  1986
                          重,6~7月,各县出现插花性夏旱和伏旱,受旱40.7万亩,干死农作物9.1万亩。
                          全地区出现严重春旱150天,受灾110万亩,毕节、赫章、威宁县尤为严重。毕节县干旱缺
                  1987
                          水,40万人饮水困难。
                          5~7月,全地区各县出现高温干旱,金沙、黔西、织金、纳雍县尤为严重。全地区受灾174
                  1988
                          万亩,粮食减产4800万公斤。
                          5月,威宁、赫章、毕节县春旱,7~8月复遇61天夏旱,毕节县尤为严重,受旱面积95.4万
                  1989
                          亩,绝收16.4万亩,粮食减产750万公斤。
                  1990    全地区出现春旱,7~8月又出现20~30天的夏旱,全地区受旱220万亩,粮食减产1.25亿公斤。
                  1991    5~6月中旬,全地区出现春旱,毕节、黔西、赫章县尤为严重。

                          全区8县市215个乡镇受灾,以金沙、黔西两县最为严重。农田受灾277.6万亩,成灾167.84
                          万亩。绝收49.9万亩,粮食减产21.44万吨,全区8条河流干枯断流、干枯水库10座,山塘90
                  2001
                          座,造成93个乡(镇),247个村,98.49万人和24.5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
                          2.825亿元。
                          2002年一季度,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4月上旬、5月中旬,分别有7天左右遭到中等强度春
                  2002
                          旱,农作物受旱124.5万亩,干涸水库7座,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12.87万人/4万头。
                          2月下旬~5月下旬,毕节地区出现高温少雨天气,全地区各县市均出现特大春旱,全地区
                          年均降水量109.6毫米,比历年同期减少42.2毫米,水利工程蓄水量比同期减少36.93%,导
                          致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严重减产。玉米、烤烟、水稻、树苗种植严重影响,不能
                  2003    按季节及时下种或移栽,已下种的农作物大批枯死。7月下旬~8月下旬,出现高温少雨天
                          气,各县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伏旱,给大秋农作物带来严重损失。全地区农作物受旱73.63
                          万公顷,占实播面积的80.56%,成灾17.71万公顷,绝收2.83万公顷,因旱造成粮食减产14
                          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98亿元,因旱造成152.13万人/780.56万头人畜饮水困难。
                          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发生春旱,8月上旬发生伏旱,全地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近2万公顷,成灾
                  2004
                          面积0.77万公顷,因旱造成粮食减产0.76万吨,经济损失159万元。
                          全区农作物受旱50.56千公顷,成灾16.2千公顷,绝收1.29千公顷;因旱造成粮食减产3.77万
                  2005
                          吨,经济作物损失1810万元。
                          全区农作物因旱少种1.1万公顷,受旱面积17.5万公顷,其中成灾10.79万公顷,绝收2.85万
                  2006
                          公顷;因旱造成粮食减少33.12万吨,经济作物损失33.12万吨。
                          2009年9月1日~2010年3月22日,毕节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
                          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秋冬春三季连旱。期间降水量为652毫米(威宁)~1117.4毫米(织
               2009、2010 金),较常年偏少125.9毫米(大方)~293.5毫米(黔西)。全区平均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54.1%,其中黔西最少,较常年同期偏少69.1%全区大部分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以
                          上,其中威宁最高,较常年同期偏高2.3℃。
                          从春季到夏季,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重,时间长,损失大。7~8月的晴热高温少雨
                          天气,使干旱迅速发展,且与农作物需水关键期相遇,呈现干旱发展快、影响范围广、多
                  2011
                          因素叠加、受害程度深等特点。8月4日的降水仅使旱情得到暂时有限缓解,8月6日以后持
                          续晴热天气,使干旱再次发展和蔓延,呈现加重趋势。








            1364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