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257

第十二篇  林业  水利


            指挥部其工作一直延续至今。80年代中期,区内实行水库汛期地方行政首长包库责任制,汛期
            水库的防汛抢险工作,均由水库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首长组织实施并负责。要求一是抓汛前检

            查,针对水库存在的问题,及时除险加固,检修闸门,启闭设备和引洪设施等,并制定水库汛
            期调度计划;二是作好防汛抢险物资准备;三是组织以当地民兵为主的抢险队伍;四是维护好

            通往水库的通信、公路,以畅通信息,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险保平安。
                 旱灾 1.旱灾成因与特征。春夏两季常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流的控制下而久晴不雨,

            常出现全地区性春旱和夏旱。春旱严重而频繁,多出现在3~5月,10~15天不降雨即出现小旱,
            15~30天不降雨即出现中旱,30~50天不降雨即出现大旱。有时年份冬季降雨少,出现冬春连
            旱,不但夏收作物大幅度减产,广大农村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西部威宁、赫章县因紧靠云南,

            冬春季常受西南暖气流影响,晴天多,风速大,春旱尤为严重。夏旱多出现在6~8月。其成灾面
            积虽不及春旱大,但对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危害很大。由于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一般只要

            7~10天不降雨即开始出现小旱,10~15天不降雨即出现中旱,15天以上不降雨即出现大旱。
                 2.旱灾分布与频次。旱灾分布总的趋势是春旱西部重于东部,夏旱东部重于西部。北边的赤
            水河,东边的偏岩河,中部的六冲河、白甫河,西南边的可渡河,西部的牛栏江等河流地带均

            为毕节地区的高温干旱区,其中尤以金沙的沙土,黔西的林泉,大方的鸡场、双山,威宁的牛
            棚,毕节的杨家湾等地为典型的干旱区。全地区在清朝时期有8年旱灾记载。民国的38年间有6

            年出现全区性大旱灾的记载,平均6.3年出现1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地区旱灾产生频率
            加快、程度加重。据地区气象局统计,1950~1991年的42年间,共出现全区性大旱灾11次,平均

            每3.7年1次。11次大旱中,两年夏旱,九年春旱或冬春连旱。1979年,全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冬
            春夏连旱,大旱191天,经济损失严重。2009年9月1日~2010年3月22日,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

            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秋冬春三季连旱。
                 3.防旱抗旱措施。旱灾是最大的自然灾害,全区长期坚持采取“防、抗、救”的措施。
            “防”,坚持不懈地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在内的基本农田建设和水利建设,充分

            开发利用本地区的水资源,增强调蓄能力。“抗”,灾情发生,调动一切可调动的人力物力抗
            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救”,调动一切力量,挽救灾害造成的损失,对群众实施救助,

            帮助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1355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