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8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拔1900米以上的山梁、山顶和缓丘、高原地带,威宁县和赫章县的黄棕壤有53.47万公顷,占全
              地区黄棕壤的80.9%,其余的19.1%零星分布在纳雍县、织金县、大方县和毕节县的海拔在1900

              米以上地区,黔西县和金沙县没有黄棕壤。黄棕壤中铁、铝化合物少见,有机质含量较高,碳
              氮比值大,有效磷贫乏,呈酸性反应。毕节地区大部分黄棕壤都被开垦为耕地,成为1年1熟或2

              年3熟旱作区,主要种植荞子、燕麦、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栽种黄梨、苹果、核桃
              等经济林,在威宁、赫章还种植牧草。毕节地区的黄棕壤分两个亚类,11个土属42个土种。

                   棕壤 毕节地区的棕壤主要分布于威宁县乌蒙山西支的平箐梁子、秀水至斗古两乡之间花
              石老包,中支的西凉山、马摆大山、雪山镇至灼圃一带,东支的祖安山、雨布块梁子以及老王
              山的梅花山梁子;赫章县的大、小韭菜坪山地等,海拔2500~2700米的地带。棕壤是在原始植

              被破坏后由矮生灌木、箭竹、野韭菜及杂草等次生植被之下发育的土壤。棕壤土体厚度不一,
              一般为30-80厘米,全剖面呈棕色。表层有半腐烂的枯枝落叶层,有机质含量8.7%~18.2%,有

              效养分含量低,呈强酸性反应。棕壤多作为林牧业用地,只在山梁间较平缓处垦殖为耕地,且
              多为轮歇地,种植荞麦等耐寒耐瘠作物。毕节地区共有棕壤3. 45万公顷,有山地棕壤一个亚类3
              个土属和6个土种。

                   石灰土 毕节地区有石灰土34. 38万多公顷,占全地区土壤面积的14.74%。全地区各县黄壤
              和黄棕壤地带内的喀斯特丘陵、洼边和谷地均有石灰土分布。其中以黔西县分布面积最大,占

              全县土壤总面积的37.08%,主要分布于鸭池河、六冲河、野济河、化陇河、耳海河流域一带。
              其他县、市分布零星,面积较大地区有:毕节县西南部的长春堡、青场、大河,南部朱昌,东

              部的鸭池、海子街,西北部的大银等乡镇;大方县南部的牛场、马场,理化、鸡场,北部的瓢
              井、百纳等乡镇,金沙县的赤水河流域,织金县北部和东部八步、龙场、化起、猪场等乡镇,

              纳雍县北部维新的奢沟,化作的野麦地、沙家坝、龙场和乐治,西南部的新房、阳长、百兴等
              乡镇;赫章县西北部的河镇、可乐,西南部的妈姑,中部和东部的城关、青山、六曲河、古达
              等乡镇;威宁县石灰土分布最少,2.21万公顷,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3.8%。石灰土土壤中含有

              游离状态的碳酸钙,富含钙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一般在4%~8%之间,黑色石灰土10%以
              上,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土壤肥力较高,石灰土分布广,不连片。土层薄,质地黏重,

              不耐旱,尤其在裸露石质山地区,植被被破坏后难以恢复。处在陡坡地的石灰土,水土流失严
              重,给生产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在利用上应以发展林业为主。石灰土分为黄色石灰土、棕色石
              灰土和黑色灰土3个亚类,5个土属,15个土种。

                   紫色土 毕节地区共有紫色土29.34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2.58%。主要分布在毕节县
              东南部王张至关门山、阳山,岔河镇和田坝镇猫场沟,东部海子街镇烧杠至鸭池镇和梨树镇以

              河、保河,东北北部堡合河河谷,北部林口镇大水沟梁子等地;大方县西南部鼎新镇长冲向北
              呈带状延伸到中部核桃民族乡、西北部瓢井镇露布一带,东南部羊场镇陇公、妈米和黄泥塘镇

              的在拱等地;黔西县北部的重新、东北部中坪、东部协合和谷里,东南部大关镇桂箐以及西
              北部金坡民族乡吉星一带;金沙县西北部清池镇羊跳至马路民族乡契默,石场民族乡构皮至青
              木,北部岩孔镇箐口至上山和龙坝乡,东部源村、沙土、官田、长坝等乡镇,西部新化民族乡



             342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