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61

第二篇 自然生态环境


            田犁。”农业生产用以掌握农时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芒种打田不坐水,
            夏至栽秧少一腿”等。

                 生物物候 1.农作物与时令。小麦“秋分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玉米,“清明
            种,白露收”;“勤人不听懒人哄,谷雨下种最适中”。水稻,“清明种,处暑收”。油菜,

            “霜降播种,立夏收”。
                 2.植物与节令。杜鹃花,“清明至立夏开花”。枣树,“谷雨前后开花”。榆树,“春分

            至清明开花”。槐树,“清明至谷雨开花”。桐树,“清明至谷雨开花”。车前草,“春分发
            芽,清明开花”。
                 3.花类与节令。樱花,立春开花;菜花、杏、李雨水开花;桃、棣棠,惊蛰开花;牡丹、楝

            花,谷雨开花;梅、水仙、山茶,小寒开花;瑞香、兰花、山矾,大寒开花。
                 4.动物与节令。燕子,春来秋去;春姑娘,春播后开叫;蝉,春分至清明开叫;青蛙,惊蛰

            前后开叫。
                 民间气象谚语 1.节令谚语:春打五九末,山中树木无脑壳;春打五九尽,要下二十四个光头
            凌;打春三日晴,农夫不受贫;立春早,四月雨少;春雨多,秋雨少;惊蛰热,烤火过六月;惊

            蛰冷,下河去打滚;清明不明烂早种,谷雨不淋烂早秧;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懵里懵懂,谷雨
            下种;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秧奔小满谷奔秋;芒种打田不坐水,夏至栽秧少一腿;立夏不下,

            犁耙高挂;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白露(水稻)不低头,割来喂老牛;三九冷,三伏热;今
            年冬不寒,明年春要干;冬至之日若逢壬,来年耕田枉费心。

                 2.时序谚语。正月初拜年,无水撒秧田;正月初一牛滚塘,干到来年阳鹊啼;正月二十
            晴,树上挂油瓶;二月二十晴,秧子撒二巡;三月二十晴,栽秧冻死人;四月八,枯井发;五

            月二十三,大下大干,小下小干;六月六,打湿龙皮晒不干;七月秋,全盘收;重阳无雨看
            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十月无霜,碓里无糠;月逢初三初四雨,一月没有几天晴。
                 3.音韵谚雨。早上发霞,等水煨茶,晚上发霞,干断草芽;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有雨天

            边亮,无雨顶上光;要吃来年饭,正月初一看;云跑东,雨落空,云跑南,雨成团,云跑西,披
            蓑衣,云跑北,晒荞麦;雨洒二十五,后月无干土;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正月雷打雪,二月雨

            不得;三月无秧水,四月秋上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





                 春季低温、干旱 1.低温。毕节地区倒春寒多发生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气温降至10℃
            以下,并伴有阴雨,持续3天以上,其灾害程度与持续时间成正比。据20世纪后50年统计,严重

            倒春寒连续5天至6天有1951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64年、1965年、1972年、1976年、
            1978年、1983年、1986年、1987年,13年,占26%;连续3~4天,有1953年、1954年、1956年、
            1959年、1963年、1966年、1967年、1971年、1973年、1974年、1977年、1979年、1981年、1993



                                                                                                           319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