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45
第二篇 自然生态环境
宽205多米,面积约6.27万平方米。冲毁房屋3幢,毁坏良田3.3公顷,造成死亡11人,耕牛2头。
是年,纳雍县鸡窝寨、杜家寨山体崩塌。1980年4月6日,金沙县化竹大山麓新化煤矿,矿井通
风巷外仙人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岩崩,巨大岩石及附着物以300米宽幅一泻而下,在通风巷口
休息的工人5死7伤,当地农民1死1伤,毁民房6幢。1987年9月,大方至毕节公路9千米路段,马
鞍山发生崩裂。1990年4月5日,金沙县新化乡院合村,一开裂石块突然脱离主体崩塌而下,造
成汪姓一家3死1重伤。是年7月4日至15日,黔西县普降大雨,山体垮塌2382处,死14人,伤39
人。1998年8月11日19时,赫章县妈姑镇天桥村关岩洞,50米高岩头崩塌,在岩脚工棚内休息民
工4死2伤。2004年12月3日凌晨3时40分,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脚组发生岩体崩塌,19户88
人受灾,经千余军民营救,31人安全撤离,13人获救,灾害导致43人遇难,1人失踪。后经国家
有关专家认定,造成岩体崩塌原因:1.崩塌部分地貌成圈椅状,易产生崩塌;2.岩体四周汇水,
形成一天然水沟,沟水渗进岩石裂缝;3.裂缝发育,裂缝部位溶蚀,使垮岩与母岩分离;4.植物
根系劈开岩石,岩崩部位外移;5.该处节理、裂缝发育,不利于稳定;6.山体由粉质砂岩和灰岩
构成,易风化导致岩体破碎;7.崩塌部位受到平行陡壁的切割,风化后容易失重下掉。灾害发生
后,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地、县领导和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组织指导抢险,社会各界捐赠160多
万元现款和物资。2005年7月19日,对危岩进行爆破清除,排除危岩对当地居民的潜在威胁。
地面塌陷、地裂缝 在偶有发生,其引发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据记载清乾隆
五十八年(1793)威宁州西南马摆地裂。清咸丰十年(1860)七月崇信里(今水城县境)阿戛
地陷。1975年2月28日,威宁县羊街镇张家湾发生地裂塌陷,地裂口长0.5千米,宽30厘米,深
6.6米。1978年1月7日下午3时,织金县普翁乡水淹塘洞口塌方,压死6人,伤4人。1982年8月28
日,金沙县乌江渡库区出现长34米,宽30厘米裂缝。1990年8~10月,织金县干旱严重导致7个
区(镇)相继发地裂缝地质灾害,损坏房屋768幢,1760间,受灾9234人,经济损失487万元。
1991年6月底,金沙县东部木孔乡暴发洪水,地下水通道冲刷剧烈,在长沟村形成地陷,地表
颤动并在100米距离内下陷形成2个200平方米、最大深度5米的大坑,距离地面塌陷地20余米2户
民房墙体开裂,交通中断10天。1995年4月13日,东风水电站库区黔西县化屋基至错介河地段发
现总长4500米地裂缝,裂缝宽6~20厘米,波及52户,250人。2002年11月13日,金沙县新化乡
新龙村歪嘴岩发生崩塌,淹没民房8间,造成3人死亡,5人失踪。2004年,金沙县安洛乡马仔岩
层发现地裂缝,当地政府将其列为群测群防患点,明确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测。2005年5月31日
起,安洛乡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原长200米左右,宽0.5米地裂缝逐渐扩大,最大宽度达1.7米,
并不时发出岩体撕裂声、爆炸声及石块垮落声,严重威胁方井村赵家寨村民组及河塘村、双星
村48户178人和枫香林煤矿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中共金沙县委、县人民政府会同省、地、县有关
部门组织人员对裂缝危害程度及危害性实施勘察,并拨款50万元搬迁危险地段村民。
地震 毕节地区是贵州省地震主要发生地区之一。据史载,威宁县、毕节市、金沙县地震
多,频率低,震级低。威宁石门坎、金沙发生过4.8级以上中强度地震,地震以断裂带产生构
造地震为主,人类工程建设等诱发产生地震为辅。元至大元年六月六日(1308年6月28日),
乌撒、乌蒙发生地震,3天内大震6次。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三月毕节地震;万历四十六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