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8 -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58

2017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为后备干部,让他们工作有盼头、干事有劲头。优先推荐工作实绩突出的镇村干部为“两代表

                一委员”,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
                    4.健全党群共建机制。严格执行党建共建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
                建的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团支部、妇代会、工会日常工作,按照群团组织有场所、有名
                册、有牌子、有制度、有记录的要求,确保群团组织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做好团支部、妇代
                会、工会推优入党工作,为村级党组织及时注入新鲜血液。积极整合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力
                量,协作联办学习交流、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积极
                作用,达到相互促进、便民利民的目的,有力推进党群共建、整体提升,凝聚党建工作合力。
                    5.健全党建示范创新机制。按照新形势、新要求,实施基层党建“点线面”建设工程,按
                照有坚强有力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
                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六有”标准,着力打造机关党建示范
                中心点和钻杨公路、松支公路沿线党建示范带,带动和辐射全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
                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四)提升七种能力
                    围绕党建扶贫“双推进”,聚焦素质能力提升,着力培养政治业务素质强、服务群众能力
                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
                    1.提升驾驭全局能力。强化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着力打造绝对忠诚于党,在思想上、政治

                上、行动上坚决同党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
                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的领导班子。引导班子成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动在思想上
                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敬法畏纪、遵规守纪。着力增强班子成员全局观念、树立全局
                意识,不折不扣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坚
                持从大局角度观察、分析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大局和局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善于运用大
                局,更好地从新形势下的发展格局中谋划推动马街发展,不断增强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实
                效性。
                    2.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落实好镇村两级《学习制度》,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和业务知识,引导干部“学政策、懂政策、会用政策”,切实把
                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大跟踪督促和问责问效力度,引导干部把心思用到干创事业上,把
                功夫下到为民办事上,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各项工作落
                到实处。
                    3.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各自实际,引导镇村干部勤思考、勤动
                脑,创新谋划工作,使党组织各项工作符合优化服务需求、符合中心工作需求、符合改善基础
                需求、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广大群众需求,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4.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引导镇村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敬业爱岗的奉献意
                识,组织镇村干部深入落实“二联三问五制”工作法,极大政策宣传力度,“沉下身子”问计
                问需问政于民,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
                起,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5.提升致富带富的能力。以“挂包帮转走访”和“脱贫攻坚包村先锋服务”行动为契机,
                采取“帮、培、带”手段,发挥镇干部各自优势,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贫困村党员提供市场信
                  - 328 -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