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6 - 昌宁县志
P. 406
昌宁县志 1978~2005
职工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 27 个、工会劳动保护小组 36 个。
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1981 年 3 月,昌宁县在干部职工中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纪律、
讲卫生和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心灵美“五讲四美”活动。1982 ~ 1983 年,在职工中开展初中
文化补课学习,其中 1982 年 207 人参加。1984 年,组织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建立读书小组 56 个,
参加学习职工比例 20%,参加保山地区工会组织知识竞赛 500 人,两人获云南省读书积极分子称号。
1978 ~ 1985 年,昌宁县举办职工篮球运动会 8 届,职工排球运动会 1 届。1986 年,开展文明生产任
务完成好、思想政治好、遵纪守法好、团结互助好、读书学习应用好“五好会员”活动,评选出“五
好会员”1800 人。1986 ~ 1990 年,举办职工篮球、排球运动会 4 届,美术摄影书法展、职工文艺调演、
业余歌手赛和桥牌、中国象棋、老年麻将、台球比赛各 1 次。1992 年,举办三八妇女节女职工 3 千米
越野赛。1991 ~ 1993 年,县总工会围绕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培训职工代表 5823 人次。1995
年 3 月,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知识有奖竞赛活动,9800 人参加。5 月,开展茶乡青年文化
周活动。1998 年,在下岗失业职工中组织首期转业转岗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 156 人。2000 年,举办
三八妇女节城区女子健美操比赛。2002 年,举办五一劳动节职工篮球运动会,并组队参加市级比赛。
2003 年 5 月,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职工百题竞赛活动,3423 名职工参加。2004 年 7 月,县总工会
配合相关部门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186 人,帮助 173 人实现再就业。2005 年 3 月 6 ~ 7 日,县总工会组
织开展“珍爱生命·全民预防艾滋”职工演讲比赛。2000 ~ 2005 年,县总工会组织实施群众性经济
技术创新工程,开展以“双增双节”(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劳动竞赛和提出合理化建议
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岗位练兵、提合理化建议,4000 余名职工参加劳动竞赛活动,
实现“双增双节”效益上百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 200 余条,创造(节约)经济效益 70 余万元。
困难职工帮扶 1993 年起,县总工会开展以送温暖活动为载体帮扶济困活动,并坚持由县处级领
导干部带队慰问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制度。同年 8 ~ 9 月,昌宁县发生洪涝灾害,县总工会倡议向受
灾群众献爱心活动,收到捐款 3 万元、衣物 3100 件、食盐 2 吨以及其他部分物资。1997 年,开展送
温暖活动,走访慰问 8 个系统 64 个企业困难职工 243 户,发放慰问金 5.44 万元。1998 年,县总工会
建立送温暖工程基金,倡议单位和个人捐资,当年筹集基金 9.16 万元。2003 年 1 月 18 日,省总工会
到县红砖厂慰问困难职工。2004 年 4 月 27 日,县总工会成立特困职工帮扶中心。同年,向 5 名特困
职工家庭发放救助金各 0.10 万元,向 4 名贫困职工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发放助学金 0.30 万元。2005
年,县总工会建立特困职工档案,发放特困职工救助金 0.50 万元。1993 ~ 2005 年,县总工会累计投
入送温暖资金 80 余万元帮扶 5000 余人次,其中工会系统筹集 40 万元,2616 名困难职工享受城镇最
低生活保障。
劳动模范管理 1997 年起,云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原则上 3 年推荐上报一次。1998 年,
县总工会开展劳动模范普查工作,上报云南省总工会省部级劳动模范 104 人,省总工会批复省级劳动
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22 人、部级劳动模范 1 人,每人每月享受荣誉津贴 80 元。其后,县总工会逐年造
册登记劳动模范,定期开展健康体检,争取省财政专项帮扶低收入者,每年春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2005 年,昌宁县有省级劳动模范 19 人、部级劳动模范 1 人,其中 1978 ~ 2005 年获得 16 人,有 14
名退休职工劳动模范享受荣誉津贴。
职工医疗互助 2004 年 7 月 1 日,昌宁县启动第一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119 个单位 7292 名职工
参加,人均缴纳互助金 72 元,筹集互助金 52.50 万元。至 2005 年 4 月 10 日,245 名住院职工享受补
助金额 l5.70 万元。2005 年 7 月,117 个单位 7258 名职工参加第二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新参加职工
医疗互助活动职工缴纳 72 元,继续参加职工缴纳 50 元,筹集互助金 38.07 万元。至年末,188 名住院
职工享受补助 16.22 万元。
【 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