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27
县委部门工作
委会松子园小组彝族传统阴灯傩戏抢救保护项目》,此项目既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又能通过
培训,融合现代元素,推动松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保护和传承苗族刺绣的优
秀文化,提高苗族、彝族的刺绣水平,培养一支高技能的妇女编织刺绣骨干队伍,打造高
端刺绣产品,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县民宗局向市民宗局
申报了民族刺绣项目,及时下拨了5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培训。
(六)认真落实民族政策,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2017年,按照国家政策法规,为28人次中、高考学生加分照顾申请表进行确认,没有出
现违反政策法规的情况。对当年考取4名少数民族困难大学生给予生活补助每人2000元,合
计8000元。
(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县宗教活动规范有序
在全县宗教场所扎实开展以“规范”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活动。2017年在全县宗教活
动场所开展继续以“规范”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
规范化水平,树立宗教界的良好形象。实现“三推动”和“三促进”:推动宗教活动场所严
格依规办事,自觉在政策法规和教义教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把好宗教节日和大型活动
关,促进活动规范。推动活动场所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及大型宗教活动、外事
接待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重大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民主决策制度、信教群众参
与监督管理场所制度等,并照章执行,促进管理规范。推动宗教活动场所加强对场所管理人
员、教职人员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宗教学识、工作能力、文化
水平等方面提升整体素质,促进行为规范。继续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佛敛财问题专
项工作有序进行。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澄江县凤麓、龙街两街道,右所、海口、九村、路居
四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行动,对辖区内的所有场所进行了彻底排查,
真正做到了不重不漏,不留死角,摸清了澄江县场所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类型。经过
初步排查,澄江县辖区范围内不存在以下现象:不存在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以佛牟
利,借佛敛财的现象;不存在未经批准私设的“念佛堂”“供佛堂”,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
现象;不存在假僧假道假冒宗教教职人员非法从事宗教活动,借佛敛财现象;不存在宗教活
动场所法事活动、功德箱管理以及法物流通、供奉灵位排位不规范等情况。澄江县181处场所
中,有36个场所设立了功德箱,其中31处属违规设立,经过耐心劝导,这些场所的管理者取
消了违规设立的功德箱。针对路居镇的碧云寺、瀛海寺没有符合佛教教规教义的宗教教职人
员主持宗教活动,且瀛海寺属于承包管理,碧云寺属于村委会管理的问题,澄江县民族宗教
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此事,并做出决定:由路居镇牵头,县旅游发展局协助,
召集明星村委会、孤山旅游公司、碧云寺公园等相关单位研究,表明态度,如果注销开放宗
教活动场所资格,要做通相关单位和群体的思想工作,确保团结稳定;如果按照《宗教事务
条例》规范整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步骤、整改完成时间。建立健全宗教事务管理办
法,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制度建设是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的根本,多年来,县民
宗局根据澄江实际,建立了很多符合澄江宗教工作情况的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澄江县宗教场
所民主管理组织建设、宗教活动规范化建设等。近年来,随着宗教工作情况的变化,一些制
度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情况,部分制度比较简单,操作性不够等问题出现,2017年,县民宗局
组织力量,逐步健全完善这些制度,使澄江县宗教场所管理更加民主,活动更加规范,与社
会的关系更加和谐。多形式开展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按照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社会主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