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316

2016 中共易门县委执政纪要



                   陪着跑、贴着服、帮着报、考着补”,出实招、出硬招、出新招,建立健全大招商机制,紧
                   盯行业领军骨干企业,依法规范扎实开展全员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区域合作多层次精

                   准招商。统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现有项目盘活利用,做到引进一个、投产一批、带动一
                   片。认真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协调推进、提醒约谈、跟踪督查、奖惩问责、目标倒逼等机制,全
                   力抓好苗茂水库、城山片区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及农危房改造、武易高速公路易门段等
                   27个重点续建、69个重点新建、52个重点推进项目,掀起大干快上项目热潮,全力扩大有效投
                   资。把握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主动对接争资金,多措并举扩融资,寻
                   求合作对象创新合作模式,加大银政、银企合作,着力破解发展资金瓶颈。
                       (三)建好园区优平台

                       把园区开发作为发展壮大工业、增强经济支撑的最有力抓手,创新突破,全面提速园区
                   开发建设,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继续推进低丘缓坡开发、土地作价入股、项目合作开发、
                   “以商建园,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出台构建企业与驻地村组群众和谐关系意
                   见,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园区投产企业、在建项目工作机制,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服务,“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举措,主动深入一
                   线解决各种困难、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企地和谐关系。倒排时间进度,盘活重点存量企业,做
                   大存量,扩大新纳规企业,扩大增量,做到应统尽统。落实纳规企业奖励办法,力争完成14户

                   企业纳规工作。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协调服务,继续抓好商贸企业纳限工作。全面加快水、电、
                   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平台。启动企业人才开发激励办法改革试点,预算200
                   万元资金激励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多举措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
                   展精准化职业技能培训,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四)建设“五网”破瓶颈
                       抢抓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五年大会战重大战略机遇,扎实推进武易高速公路易门段、

                   玉楚高速公路易门试验段、县城至绿汁岔河公路改造、苗茂水库建设、滇中天然气管线易门支
                   线、光纤进村宽带入户等“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启动50户
                   以上自然村通村路面硬化,白岩子公路、脚朝公路、栗窝公路等84公里农村公路改建稳步推
                   进。武易高速公路易门段34.6公里建设顺利推进,完成投资20.7亿元,预计今年建成通车;启
                   动玉楚高速公路易门段15公里试验段建设,完成投资1500万元;县城至绿汁岔河公路改造项目
                   完成投资1.49亿元;苗茂水库建设快速推进,正在进行大坝灌浆及溢洪道浇筑工作,按项目时
                   间进度已超计划完成,完成投资1.8亿元;禄脿至易门天然气支线管道工程按施工计划有序推
                   进,完成投资5740万元;建成装机28兆瓦朝阳光伏发电项目,投资6214万元开工建设35KV东

                   六线及以下电网工程项目73项。
                       (五)精准脱贫补短板
                       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锁定2017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围绕2016年脱贫建
                   档立卡贫困人口6000人以上的任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健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工作机制。所有县级领导挂乡镇(街道)包村(社区)全覆盖,选派220名干部组建40个驻村
                   扶贫工作队,发动109家机关事业单位和48户县内企业挂包帮村、2696名干部职工挂包帮户。

                   ·284·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