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315
党组(党委)工作
万亩,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8.3平方公里。开工建设野生菌博物馆、城乡规划展示馆,铜厂、
小街“美丽乡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启动新一轮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计划。认真落实中央
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实施意达陶瓷等6户企业节能技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
(四)抓财税强金融取得新业绩
“营改增”、联合办税试点稳步推进,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
增长5.6%,地方财政支出18.6亿元、增长4.4%。兴福村镇银行挂牌营业,农信社改制为农商
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3亿元、增长11.8%,贷款余额58亿元、增长27%。
(五)惠民生促和谐取得新成果
投入资金12.6亿元,实施方屯中学改扩建等校园建设项目,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
家督导评估认定。启动康达医院迁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1%。执行全面两孩政策。完
成创业促就业政策性贷款1.19亿元,培育“两个十万元”微型企业145户,开发公益性岗位450
个,新增城镇就业364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发放城乡低保、社会救助
金6020万元。十项惠民工作成效明显。武易高速易门段完成主体工程。县城至绿汁岔河公路
改造基本完成。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完成农村公路改造84公里。整合资金1.89
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8个,易地扶贫搬迁1592户,脱贫6301人。投入1200万元深入推进城乡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免费开放县城公厕,完成53个“百千工程”。建成363套政企共建公
租房,完成3130户农村危房改造。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顺利开工。启动武易高速入城辅道建
设。全民健身中心、县城中心幼儿园、县城停车场3项完成规划方案。
二、工作措施
(一)提升产业强基础
认真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预算安排6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设立2000万元工业信贷
引导资金,全力支持园区开发和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特色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
业为支撑,找准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盯住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县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
培育。聚焦产业带开发,依托安易路、易峨路、武易高速、玉楚高速,着力打造路域经济。抢抓
滇中高速环线经济带、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机遇,带动易门工业园区发展、生物
产业建设、十街和绿汁热区资源开发。一产上重点抓好烤烟、畜牧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抓
好纳规纳限,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二产围绕园区经济,重点抓好有色金
属、陶瓷建材、食品药品加工产业,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发
展循环经济,做强工业经济;依托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平台,大力发展与消费多元化
相适应的商贸流通、特色餐饮、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三次产业协调联动发展。
(二)攻坚重点强支撑
把抓招商、攻项目、争资金、扩融资作为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建立健全四项重点工
作督查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以明晰的责任、严厉的督查、严格的考核、严肃的问责推进重点
工作。巩固和继承招商引资“易门经验”,在服务企业和招商引资上做到“盯着干、跟着办、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