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易门年鉴2017
P. 67
! " ! " # $
!" #$% %"&% '"&%
狠抓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技术创新和 门”、 “滇铜古镇”品牌,带动生态旅游业提速发
科技支撑,加强技改扩能和装备更新,巩固提升 展。依托有色金属、陶瓷建材产业和高原特色农
有色金属、陶瓷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 业,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
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 现代物流与新型工业、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扎实
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在更 开展省级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县建设,建成电子商
高层次上融合。促成铜业公司 10万吨粗铜环保高 务运营中心,培育发展 “互联网 +”、电子商务、
效技改、万利金属钢构、冠宜中高档园林艺术陶 信息消费等新业态,推动更多易门特色产品 “走
瓷、康贝特生物科技、裕隆盛食品加工等一批工 出去”。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
业项目建成投产。落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加 (二)重点攻坚谋突破,千方百计扩投资。投
快实施骨干企业培植、中小企业成长、小微企业 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项目是扩大投资的支撑。
培育工程,支持易门铜业、贵研资源等企业做大 必须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细化落实
做强,打造一批 “大而强”、“小而优”骨干企业, 到具体项目上,攻项目、谋发展、求突破。
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共进、互促共赢发展格局。 科学谋划储项目。深入分析国家和省市重大
构建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用足用活政策全 政策、重要规划、重点投向,认真研究项目开发、
力支持企业发展,企业也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论证、包装,聚焦五网建设、产业培育、脱贫攻
回报社会,多为易门发展作贡献。确保工业总产 坚、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围绕政策
值增长 25%以上。 有支持、竞争有优势、谋划有深度,做深、做细、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 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精心谋划、储备、申报一批
政策,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事关易门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奠定项目争取、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 引进、实施坚实基础。
型升级。稳步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 拓宽渠道建项目。坚定不移走争取、引进、
田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导农户依 盘活的路子。积极主动争资金,精准捕捉信息,
法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 精心谋划项目,主动汇报对接,最大限度向上争
经营,加快培育一批农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 取更多项目、政策、资金支持。借助外力建项目,
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突出生猪、 坚持市场主导,切实发挥外力和民资在项目建设
家禽两个重点,全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态 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向外引资金,对内抓盘活,
化养殖,提升畜牧产业。以稳量提质增效为核心, 动员各方力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激
巩固烤烟产业,促进烟农持续增收。稳定种粮面 发民间投资活力,破解工业投资下滑、民间投资
积,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夏秋蔬 不足等问题。多措并举抓融资,强化银政银企银
菜。发展壮大核桃、板栗、柑桔、油橄榄、中药 园合作,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等融
材等特色产业。突出野生食用菌特色,加快发展 资模式,全力扩大融资规模,合理控制融资成本。
食用菌产业。确保农业总产值增长 7%以上。 确保争取上级资金 129亿元,完成政府性融资 15
推动三产提速发展。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 亿元以上。
新,巩固提升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地产等 扎实有效推项目。继续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督
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菌乐谷、 查考核措施,紧扣五网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滚
绿汁滇铜古镇、十街摆衣村特色旅游规划,力争 动筛选确定一批重点续建项目、重点新建项目、
通过 3—5年努力,把菌乐谷打造成展示滇中水城 重点推进项目,倒排工期、倒推进度、倒逼责任,
美景、凸显菌乡易门特色、体验生态休闲文化的 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加快项目建设,着力破解
特色旅游乐园,把滇铜古镇打造成传承工矿文脉、 投资增长乏力问题。建成武易高速公路易门段、
有历史记忆、峡谷风光秀美的特色旅游小镇,把 武易高速入城入园辅道、苗茂水库等一批项目,
摆衣村打造成民族风情浓、乡村环境美、示范带 强势推进玉楚高速公路易门段、城山片区和桥头
动大的特色旅游村,打响 “滇中水城 · 菌乡易 街片区棚户区改造、稀贵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
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