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石林年鉴2018
P. 205
石林彝族自治县
人大常委会
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
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专项工作报告》,经审议,县人
大常委会认为:历年来,县人民政府高
度重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和发展工作,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
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
方针,认真贯彻执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
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职能部门
履行职责到位,确保了有限的非物资源
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全县非物质文
化遗产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
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
技艺等共9个类别74个项目,其中国家
级4项、省级5项、市级29项、县级36
项。先后逐级申报命名各级非遗项目代
4月21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有关人员,对县人民政府扶持城 表性传承人133名,其中国家级2人、省
乡劳动力创业情况进行视察。实地视察云林酱菜厂 级14人、市级39人、县级78人,形成了
缺乏统筹协调,未能形成扶持合力。工 境问题突出,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 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建议: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创业政策 出;综合执法不到位,林业执法涉及多 保护体系。先后被文化部授予“现代民
和信息的宣传力度,提高创业政策的知 部门,执法协调配合不够,联合办案机 族民间绘画画乡”“全国文化工作先进
晓率;完善培训模式,改进创业培训方 制还不健全,执法合力尚未形成;基层 地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
式方法,提高创业培训实效;注重平台 队伍力量薄弱,部分镇(街道)林政管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歌舞之乡)”等荣
搭建,加大创业孵化园建设力度,提高 理、执法人员较少;林业生态建设资金 誉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创业成功率;建立长效机制,搞好扶持 滞后,影响了基层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 和发展工作成效显著。报告客观真实,
资金监管和跟踪服务,营造良好创业氛 积极性。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大《森林 教科文卫工委同意该报告。存在的主要
围;整合部门资源,形成扶持合力,为 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问题: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认识
创业提供高效服务。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守法意识,为林业 不够,申报项目有待加强,不少部门和
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群众对非遗了解不多,保护意识不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执法检 加强对石场、砂场等非煤矿山的监管, 非遗保护还未成为自觉行动,传承人在
查】 4月26日,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尽快制定矿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督促 发展和传承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
牵头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企业对石场、砂场等非煤矿山开展植被 能动性方面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县人大代表和有关人员,对县人民政府 恢复;强化执法力度,开展林业联合执 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法,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检 县非遗保护工作由县文化馆承担,机构
(以下简称《森林法》)的情况进行执 察院、法院要加强联系,强化沟通协 不健全,专业技术骨干极度匮乏,尚未
法检查。检查组认为:多年来,县人民 调,增强执法合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 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遗产保护和工作
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深入开 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基层林业队 管理机制;缺乏平台,传承和文旅融合
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石漠化开发 伍建设,配足乡镇(街道)林政管理人 工作有待提高,传承展示基地小而散,
治理,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及森 员,充分调动乡镇(街道)、村、组干 未能形成规模,与市场经济、旅游文化
林资源保护,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部配合执法的积极性;落实各项政策资 深度融合不足。工作建议:提高认识,
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 金,保障林业生态建设正常推进,加强 制定目标,创建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受经济 林业生态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资 世界品牌,深入开展传统民族民间文化
利益驱使,基层干部群众对《森林法》 金管理,适时下拨补助资金,优质高效 资源挖掘整理、创新等工作,在现有的
的敬畏意识不强,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推进退耕还林、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础上不断挖掘完
淡薄,基层干部对集体林地管理不到 源保护三年行动。 善更多更好的内容,尽快将《阿诗玛》
位,群众扩地边、拱地头等蚕食林地行 口传叙事长诗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不同程度存在,毁林开荒现象时有发 【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 申报项目;保障投入,建立健全非物质
生;非煤矿山无序开采破坏林业生态环 产保护专项工作报告】 5月26日,县 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