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0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40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群众、服务 “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二)树立形象,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2016年,红枫湖镇党委既抓班子建设,又抓干部队伍的整体建设,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

                  用集体智慧集中正确意见,合理调配和使用干部,把精力集中在办大事、办实事、化解难事上,
                  鼓实劲,出实效,让群众得实惠,受鼓舞。
                      在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上,党委号召每个支部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特点、问题,建立行
                  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严格坐班,强化村、支两委的管理,通过考核、述职提升水
                  平。党委书记始终走在前头,以自己的形象,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党支部书记深入农村,深入群
                  众,敢于担当,形成了挺在前面的骨干。
                      (三)从严治党,逐步提升党建水平

                      2016年,红枫湖镇党委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入实施
                  “阳光党建”工程,积极推动 “先锋党建”,着力加强从思想、队伍、作风和组织建设,不断加
                  强党建工作提升新水平,以严肃换届纪律、规矩,营造换届风气为重点,狠抓换届选举工作,坚
                  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换届纪律的宣传教育,用铁的纪律为换届选举保驾
                  护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换届风气和政治生态。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选齐配强了
                  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先后完成了镇党委、政府和人大主席团的换届选举工作,选齐建强了新一
                  届红枫湖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完成了全镇 17个村 (居)党支部党组织、村 (居)委员会和市
                  镇两级人大代表等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出红枫湖镇第十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 58名,党支部书
                  记 17名,选出市级人大代表 19名,镇级人大代表 71名,选齐了 17个村 (居)的主任和委员,
                  并对其加强教育和培训,通过学习贯彻十八届六次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清镇市第六次党
                  代等上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集中学习 32次;全方位、多角度对
                  党员队伍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开展集中学习 80余次,参与学习教育党员达 1800余人次。加强反
                  腐倡廉,强化先锋纪律,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 “十大工程”,加强权

                  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强化督查严厉问责,下发
                  督查通报 11期,通报批评 5个单位、问责干部职工 18人 (次);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接到
                  问题线索 7件,立案查处 7件,结案 7件,党内警告处分 2人,严重警告处分 1人,开除党籍处
                  分 3人,免予党纪处分 1人。
                      (四)精准扶贫,全方位提升赋予程度
                      2016年,红枫湖镇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完成国家级脱贫攻坚任务。共识别低收入困难户 657
                  户 1818人 (其中,五保户 18户 19人,低保户 294户 633人,一般困难户 345户 1166人)。共引

                  进龙头企业 14家,流转土地 6557亩,建成园区面积 38万亩,打造了 “黔红枫、红枫山韵、府
                  上良品、向黔冲”等一批知名品牌;建成大冲、右七、芦荻哨等 13个贵阳市 “美丽乡村”示范
                  点,开设农家乐 72家、农家旅馆 10家,全年旅游收入达 83690万元,同比增长 21%,旅客接待
                  数同比增长 17%;右七、右二、民乐等 10个行政村建成 15个电商网点并投入运行。让项目带动
                  脱贫,让贫困户参与项目,面上扶贫,重点扶贫相结合,逐步消除贫困、返贫。让贫困户人事早
                  脱离贫困的经验与教训,形成全镇的大扶贫框架,劳动增收,智慧脱贫。
                      (五)体质增效,建设 “美丽乡村”

                      以美丽乡村、农村 “三变”、农业园区建设等为载体,以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
                   · 6 6
                        ·
                      0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