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3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383
党的基层组织履职
较为重要的网络舆情事件 20余起。同时,积极开展网络评论,共转发、点赞、跟帖等共计 1300
余条,撰写微评论 100条,理论文章 10篇,积极开展微博直播和微博微信,传播网络正能量。
(六)实施 “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工程,推进宣传文化工作提质增效
1努力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达标。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
升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功能,完善乡 (镇、社区)文化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努力
打造 “高原明珠·清镇之夏”文化艺术节、全国 “武术之乡” (武术文化节)、中秋瓜灯节等民
族特色文化服务品牌项目。开展瓜灯雕刻技艺进校园活动,共培训学员 150人,成功举办我们的
节日 “清镇中秋瓜灯节”瓜灯雕刻比赛。实施 “511”工程,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组建
市级 5支文艺团队,各乡 (镇、社区)组建 1支站办文艺团队和 1支群众文艺队伍。
2积极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借助 “一刊一剧二书”,促进文化创作上台价。出版 《湖城艺
苑》杂志 (季刊),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打造清镇地域文化靓丽名片;完善 《高原明
珠·水韵清镇》大型民族歌舞剧的创作;挖掘清镇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诚信文化等,抓好
《清镇故事 (暂定名)》系列丛书的采编出版工作。开展书法比赛、合唱比赛、书画摄影展、音
乐会等 “六大”主题活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开展 “明礼知
耻·崇德向善”主题公益广告墙画大赛,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推荐申报工作和第
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成功举办 2016年全国第十一个 “文
化遗产日”暨品茗业推进宣传活动。我市 “苗族木唢呐”传承人王登银、“苗族口弦”传承任显
会、“歪梳苗盛装制作”传承人刘恩利列为 “贵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
人”。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周家寨鸡扒田年场活动,被列为 “国家级春节特色文化”,麦格苗族布
依族乡被评为 (苗族布依族歌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黑泥哨石牌坊及古驿道作为贵州 “茶马
古道”被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配合跟进被纳入贵州省 “十三五”时期重点省文化产业项目库
的 “乡愁贵州”项目和 “十三五”时期被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库 “时光贵州”二期、“清镇体育文
化公园”项目的建设工作。规划了 “两馆”与剧场、体育场馆建设。实施了梯青塔湿地公园和
青龙山山体公园建设。完善全市 9个乡镇级综合文化站分别配置了电子阅览室文化设施、文化信
息资源共享工程设施。围绕打造 “五张名片”做实做强文化与旅游业、大健康、大数据、诚信文
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明确 “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方向、
重点任务。
(七)实施 “精神文明提神铸魂”工程,塑造清镇人追梦圆梦新形象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百姓宣讲、诚信为民、志愿服务、网络文明、
百姓风采、公民道德、小康故事、爱国爱家、文明礼仪、传统节日 “十大工程”,全面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周、日活动以及 “文明餐桌”、“文明旅游”
活动,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以全省第五届 “道德模范”评选推荐为契机,扎实开展 “身边好人、
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广泛开展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十大主题活动,每季度深入机关、
窗口、商户、企业、交通、旅游、家庭、社区、乡村、学校等行业开展巡讲等宣传活动。大力文
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按照 20%的创建指标,已完成 26300户星级
文明户创建工作。
·
4
·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