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209
文件选编
智慧清镇大数据安全城市管理
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清党办发 〔2016〕13号
(2016年 5月 6日印发)
门楼牌号涉及到群众户籍、房产、邮政通信、有线电视、供电供水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强门楼牌号管理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中央 “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
要”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十二届人大第二十次全会通过的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
决议精神,严格执行贵阳市委 《“两严一降”升级版建设标准》,以 “以房管人”为切入点,将
我市辖区,特别是主城区门楼牌号重新进行编制,通过编制工作将房屋类别、房内实有人口进行
一次全面清查登记,同时,运用大数据理念,探索 “互联网 +”模式,引入 “清镇智慧门牌”,
真正做到我市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底数清、情况明。为强力推进我市 “智慧门牌”建设工作,特制
定本工作方案。
一、“清镇智慧门牌”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进程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迅猛,政策宽松
化,人口迁移常态化,城市人口增长迅速,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流动性频率变快,造成人口管
理困难巨增。同时,上世纪 90年代,门楼牌号在民政、公安部门的交替管理中,出现了管理的
真空地带,造成许多街路巷门楼牌号缺失,这给管理部门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给人民群众带来
了生活的诸多不便,门楼牌号的重新编制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加
之,国务院 《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发 〔2015〕40号)、 《促进大数
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 〔2015〕50号)等文件的出台,使得一种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型
“智慧门牌”在清镇市应运而生。“清镇智慧门牌”采用二维码技术与传统门牌 “合二为一”,做
到科技、实用、一码多用,“清镇智慧门牌”结合互联网,一方面拓展 “政民”互动和基础信息
采集渠道,舍掉过去 “以人管人”模式,推行 “以房管人”新模式,建立 “以静制动”的管理
新模式;另一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 “清镇智慧门牌”深化业务应用,建成大数据共享
池。随着 “清镇智慧门牌”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将成为大、块数据时代开启 “智慧政府”的金
钥匙,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与公司合作开发,用一年的时间,分为两期实现:第一期以市公安局作为主体,将我市
·
7
·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