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南明年鉴2018
P. 88

南明年鉴            2018



             “堪大用”。变法时,李端棻积                    孔石桥衔接成的三孔石拱桥。                     度逐渐递减,塔门在底层,向南
             极参与,梁启超说,当时“二                         龙洞桥南接头铺,北连老                   开,有拱形窗。
             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                     纸厂。此桥在多部志书里均有记                        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各有
             已”,这一人,就是指李端棻。                    载,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关                    拱形窗六面,连同底层的五面,
             光绪帝将其破格擢任为礼部尚                     梁》载:“龙洞桥,在治城南十                    全塔共有窗五十三面。虽然塔的
             书,大力推行新政。                         里龙洞铺侧。”嘉靖《贵州通                     各层砖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
                 “戊戌变法”即“百日维                   志》载:“龙洞桥,在治城南龙                    但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剥蚀,
             新”运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                    洞河上。”清乾隆《贵州通志》                    它仍稳如泰山,塔身亦不见倾
             派发动政变而告失败,光绪皇帝                    载:“龙洞桥,在城南十五里头                    斜,构造塔的每块石砖也未见一丝
             被软禁,李端棻则被革职流放新                    铺。”实际里程,前者是由油榨                    裂缝。1997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将
             疆,中道滞留甘州。光绪二十七                    街算起,后者是由南门口算起。                    摆郎风水塔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年(1901年)赦回原籍贵阳。                   昔日龙洞堡地址即在龙洞桥东面
                 李端棻回原籍后第二年,贵州                 的山上,该桥原有碑记,1956年                      【刘统之先生祠】  位于
             巡抚聘他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                   被毁。桥为什么修建成“S”形?                   贵阳市白沙巷52号。始建于1917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据传说,当初新建桥时,因山洪                    年,原来是贵州省财政厅长张协
             底,他联合士绅于德楷、唐尔                     暴涨,大水将整座桥淹没,龙从                    陆的私人宅院。1919年被贵州督
             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原设                    见龙洞乘势而出,从桥边经过,                    军刘显世收购,改为祠堂,祭祀
             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至雪涯                    龙尾摆动,把桥弄塌,龙前行似                    父亲刘统之。此宅原占地4500余
             洞,改设为贵阳中学堂。                       “S”形,人们便把桥按照龙行                    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木结构,今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               走的形状建成,以便龙能往来自                    存前后院,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
             月17日,李端棻在贵阳逝世,终                   如,使桥巩固。2003年9月22日,                米。所有厅堂房舍都是抬梁式及
             年75岁。他自己没有儿子,从弟                   老龙洞桥被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                    穿斗式硬山建筑,两山及后檐为
             端榘子葆忠嗣,由继子李葆忠将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砖砌空斗墙,前檐为木装修,屋
             他葬于贵阳大关口。                                                           面盖小青瓦。大门拱形,一二进
                 李端棻遗有《苾园诗存》一                      【摆郎风水塔】 位于距贵                  正房面阔五间,明间都是通道,
             卷,载于民国38年(1949年)版                 阳市区10公里的南明区云关乡摆                   次间、梢间是住房,和东西两廊
             《贵阳文献汇刊》第五期。                      郎村的摆郎坝子上。                         组成封闭式四合院。二进正房为
                                                   风水塔高大、雄伟。塔的                   木构硬山顶,单层单檐,雕檐镂
                 【龙洞桥】 又名见龙桥,                  外观结构为阁楼式,今塔共九                     窗,十分精致。三进正房是五开
             俗称老桥。它始建于明朝初年,                    层(《贵阳府志》记为七层,                     间,两层单檐,有廊,东西配厢
             位于今龙洞堡见龙桥上游300余                   误),高约22米,呈六角形,上                   房,单层三开间,与二进正房相
             米深湾处,两岸山岩陡峭,桥建                    小下大,塔基边宽2.8米,高2.4                 连,组成四合院式,院中为花池。
             在深邃的河沟里,横跨在龙洞河                    米,以巨型条石砌成,极为坚                         当时刘显世不惜重金(据
             上。它是明、清湘黔驿道之要                     固,原有石级可登,今已不知去                    说耗银三千两)求得康有为写的
             津,今还能见到驿道痕迹。                      向。第一层为小青瓦木檐,而今                    祠额“刘统之先生祠”横镌嵌在
                 龙洞桥为青条石砌成的三                   檐已不存在,仅剩长约0.6米的                   大门上,使得该祠堂大增光彩。
             孔石拱桥,东西朝向。它不同于                    挑檐枋。以上三层为三砖叠涩短                    祠额长2.8米,宽0.7米,字径35
             平常的石拱桥,而是一座奇特的                    檐,翼角均起翘,塔身砖砌,底                    厘米,楷书,字体端正,笔力遒
             “S”形桥,桥身东窄西宽,桥                    层高4.2米,中有砖砌的神龛,神                  劲,书法雄奇,刻工精湛。上款
             面平整无护栏,桥下河水清澈,                    龛后有石级,盘旋而上可达第二                    “庚申三月”(1920年5月),下
             可见游鱼。2001年文物普查时实                  层,二层高约3.1米。从神龛后                   署“南海康有为书”,有印两方。
             地测量:桥长64米,宽的一端8.5                 石级中至第三层口。最高的第九                        1926年周西成任贵州省长
             米,窄的一端4.7米,依山形水                   层,估计边宽1.5米左右,塔顶                   时,改此祠为贵州省教育厅。
             势,是一座单孔石桥和另一座双                    部分被雷击坏。以上各层,其高                    1956年改为贵阳市文化局和卫生

             ·46·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