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224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 “营改增” “放管服”、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深入推进,医疗保
险、统计、公务用车、殡葬等改革有效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被列为全省县域金融改革
创新试点县,2016年发放 “三权三证”抵押贷款13877万元,融资到位资金 4929亿元,依托市级平
台成功发行企业债券 24亿元;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 275亿元;富滇银行、长江村镇银行落户龙
陵。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引进跃迪集团、隆基股份等企业投资建厂,2016年完成招商引资实际
到位资金 7417亿元,同比增 192%;201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323万美元。科技创新取得新进步。成
功申报 14个科技计划项目、2个院士工作站、46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8件;永昌硅业、永昌铅锌、
云河石斛等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46%。
(八)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环境效应明显好转
森林龙陵建设加快。退耕还林、特色经济林、生态公益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成效明显,2016
年完成人工造林 222万亩、义务植树 56万株、改造中低产林 15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
3798万亩,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环境保护质量提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分别达 95%、100%,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 362%。铅锌冶炼、硅冶炼、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节
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2%。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10个,8个国家级生态
乡镇通过省级评审,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土地资源管控有效。坚持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有效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全面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
耕地,地质矿产资源管理规范有序。
(九)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民本民生有效改善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2016年投入教育资金 47亿元,同比增 1803%。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
全面消除 D级危房,新建校舍 43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6年普通高考总上线率
9823%,本科上线率 6565%,位居全市第 2,社会关注度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日益健
全。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就业
创业、劳动力转移工作扎实开展,2016年开发就业岗位4064个,实现就业3259人次,转移农村劳动
力 110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8%。发放城乡低保金 131亿元,临时救助7489人次;实施城
乡医疗救助 135万人次、资助参合 667万人次,支付资金260419万元。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1022%,物价基本保持稳定。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傈僳族女子上刀杆、象达纸伞、民族刺绣、泥塑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巍巍松山》《张公授艺》等一批优秀剧目获国家、省、市奖励 2项;圆满
承办保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龙陵县体育健儿共获奖牌 182枚,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榜位列
全市第 2。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迁建进展顺利。不断推进人口均衡化发展,全面二孩政策深入推进,年末总人
口达 3002万人。综治维稳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
护,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连续排名全省前列,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十)作风建设持续改进,施政能力全面提高
学习教育卓有成效。“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干部职工政治信仰和作风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践行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2016年追责问责违纪干部
职工 59人;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共受理信访举报 98件次,立案查办案件 35件 54人,
给予党政纪处分 53人,免于处分 1人,问责 59人; “三公”经费同比下降 207%。依法行政深入推
进。“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七五”普法工作全面启动,依法治县进一步深化巩固,公民法律
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行政复议、法律服务等工作有序开展,群众诉求渠道更加快捷通畅。阳光政
府 “四项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实施重大决策听证8项、重要事项公示249项、信息公开857条。行政效
能全面提升。2016年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 13项、保留实施行政许可类审批项目 171项。完成县级公
·
· 1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