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昆明年鉴2018
P. 249
经济管理 2018
草及配套产业。4个新兴产业:先进 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为科学反
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 映旅游业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奠
料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3个基础 定统计基础。 工商行政管理
产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 构建小微企业“双创”统计监
及自来水生产供应业,传统装备及 测平台。牵头开展小微企业统计监测 【商事制度改革】 大幅降低市场准
建材业)。制订《昆明市“4+4+3” 平台项目建设,11月,完成昆明市小 入门槛。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
工业产业统计监测方案》,按月对 微企业“双创”统计监测平台初验。 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实施市
“4+4+3”工业产业开展统计调查, 平台将普查、直报、调查、移动采集 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
核算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数 数据进行统一储存,丰富数据采集手 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据,发布“4+4+3”工业产业统计监 段,为跨专业、跨时期及多表、多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稳步推
测报告,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提供统 维度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一个 进。不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工
计服务。 月来,平台共维护法人单位名录库 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减少至33项,企
建立重点行业预警监测研判制 174742家,定义“双创”统计制度监 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
度。围绕重点指标对工业、贸易骨干 测表16张,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 减少至31项。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
企业生产情况、投资预期、趋势预 城市建设提供统计保障。 记程序。
判、政策落实等实施动态监测,建立 大力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
重点行业预警监测研判制度,及时发 【队伍建设】 探索统计人才队伍建 在“三证合一”“六证合一”基础上
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每月25日前 设新路径,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选派 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
形成预警分析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 3名年轻干部到呈贡区、盘龙区、西 度改革,将23个部门50项涉企证照事
敏锐把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 山区统计局挂职锻炼;选派贸易处业 项整合到营业执照。全面推进企业登
新态势。2017年,撰写23篇预警分析 务骨干到市商务局和投促局交叉任 记全程电子化,昆明作为全省唯一企
报告,4篇工业预警分析报告得到王 职;选派3名业务骨干到滇中新区管 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地区。2017年
喜良市长批示,做到早发现、早预 委会经发部园区处学习锻炼。制订 5月,全省首张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
警、早部署。 《关于设置首席统计师实施方案(试 营业执照在盘龙区颁发; 10月,五
行)》,在综合处、工业处、投资 华区颁发全省首批电子营业执照,做
【统计创新】 建立大健康产业统计 处、贸易处、核算处、人口处设置首 出有益探索。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
报表制度。深入研究《昆明市大健康 席统计师,为统计事业储备后备力 受理全程电子化登记申请2754户,审
发展规划(2016—2025年)》,依托 量。加大统计培训力度,按照王喜良 核通过2405户。
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秉持科学性、适 市长提出会干、会算、会统“好干 积极推进县区综合执法体制机
用性、量化性、经济性原则,制定 部”要求,组织全市统计基础知识 制改革。全市14个县(市、区)先后
《昆明市大健康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 培训。20个县(市、区)政府、开发 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
度(试行)》和《昆明市大健康产业 (度假)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及26个市 机构改革,逐步建立健全职责清晰、
增加值核算方法(试行)》。《制 级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培训,规格高、 权责一致、属地管理、上下协调、高
度》从方法制度、报表目录、调查表 覆盖面广,培训中局班子成员就GDP 效运转工作机制。
式、行业分类四个板块对大健康产业 核算、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业统 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统计进行系统诠释,《方法》从核算 计、服务业统计、名录库维护以及统 2016年9月起,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
目的、核算范围、核算思路、核算方 计法律法规等统计基础知识作系统讲 企业简易注销改革;2017年3月,试
法四个方面对大健康产业增加值核算 解,为全市稳增长提供统计保障。举 点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进一步拓
进行具体说明,为建设中国大健康产 办昆明市统计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截
业示范区提供统计保障。 班,组织64名各级统计业务骨干赴厦 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1440户企业
探索旅游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门大学进行系统化培训,开辟统计队 及16.14万户个体工商户办理简易注
围绕GDP核算制定《旅游及相关产 伍走出去学习新局面。建立社区统计 销。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
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方法》明 人员轮训制度,制定社区统计人员绩 率先开展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理吊
确旅游及相关产业定义、增加值概 效考核体系,对499名社区统计人员 销工作,全市共吊销长期停业未经
念,按照国家方法制度对旅游及相 实施规范化管理。 营企业1.40万户,占全省清理吊销企
关产业进行分类,详细介绍旅游及 (市统计局) 业总数87.50%。全市实有市场主体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