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凤庆年鉴2017
P. 309
工 业
中高级职称 1 人,占 0.25%;中级职称 19 人,占 4.66%; 后期对电力缆线涂色等方式对古镇进行特色电网改造,
初级职称 185 人,占 45.35%。职业技能鉴定等级共有 力求在古镇内不出现一根电杆,不破坏任何古墙体,
326 人。其中高级技师 1 人,占 0.25%;技师 2 人,占 所有线路按照建筑格局走,为鲁史古镇还原整洁古朴
0.49%;高级工 29 人,占 7.11%;中级工 155 人,占 风貌作出了积极贡献。
37.99%;初级工 139 人,占 34.07%。
【领导名录】
【发电设备情况】 公司自有发电总装机容量为 6 400 总 经 理:李爱民
千瓦,其中:老鹰岩电站装机容量为 2×800 千瓦, 党总支书记:宋正光
两岔河坝后电站装机容量为 3×1600 千瓦。汛期最大 副 总 经 理:杨建军
发电出力为 6 000 千瓦 / 小时,枯期最小发电出力为 李连昌
1 000 千瓦 / 小时。 陈智斌(~ 2016.11)
李秀鸿(土族,2016.11 ~)
【电网基本情况】 凤庆县内 35 千伏供电网络覆盖全 工 会 主 席:罗绍军(2016.11 ~)
县 13 个乡(镇)。现有 35 千伏线路 23 条 275.503 千 李秀鸿(土族,~ 2016.11)
米,10 千伏线路 73 条 2 163.024 千米,0.4 千伏线路 (审签:李爱民;撰稿:李雁 )
5 122.376 千米。共有配变 2 589 台,容量 270 979 千
伏安,其中:专变 903 台,公变 1 686 台。
凤庆电网最高运行电压为 110 千伏(110 千伏凤 凤庆县桐凤丝绸有限公司
庆变电站属临沧供电局外委管理变电站),共有主变 2
台,变电容量为 51 500 千伏安。公司自有 35 千伏变 【综述】 凤庆县桐凤丝绸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5
电站 13 座,主变 18 台,总变电容量为 57 250 千伏安。 月,是“东桑西移”“浙桑入滇”在云南省凤庆县投
已完成综自化改造并实现集控管理 9 座变电站,分别 资开发建设蚕桑基地和丝绸加工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为 35 千伏诗礼变电站、35 千伏新华变电站、35 千伏 位于凤庆县滇红生态产业园区,占地面积 26 668.5 平
鲁史变电站、35 千伏永新变电站、35 千伏大寺变电站、 方米,厂房面积 8 600.5 平方米,在册股东 2 人,注册
35 千伏洛党变电站、35 千伏顺宁变电站、35 千伏上 资金 508 万元。2012 年,凤庆县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
雄变电站、35 千伏三岔河变电站。 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蚕桑产业作为高原特色
截至 2016 年 12 月份,共有用电户数 14.3474 万 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户,其中:居民用户 11.567 万户、大工业用户 52 户、 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合理调整结构,引导
非普工业用户 1.8916 万户、非居照明用户 410 户、商 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多年来,公司实行
业用户 7 632 户、农业生产用户 794 户。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集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茧丝绸加工销售为一体,在
【经营情况】 完成售电量 28 795.31378 万千瓦时, 促进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同时,通过技术辅导、保
同比增加 3 282.4254 万千瓦时,增幅 12.87%,完成预 护价收购鲜茧等方式带动凤庆县广大农户种桑养蚕,
算指标的 110.75%;综合线损率 6.91%,同比下降 0.17 增收致富。在鲜茧收购过程中与农户签订《鲜茧生产
个百分点,与预算指标相比降低 0.02 个百分点;利润 收购协议》,按照“随行就市、优质优价、不打白条”
总额 147.7 万元,同比减少 1 353.387 万元,减幅为 的收购政策,制定鲜茧收购最低保护价,形成了“风
90.16%;上缴各项税费 1 326.12 万元;工业增加值(劳 险共担,利益均占”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产业建
动生产总值)5 167.2 万元;公司自筹小型基建项目完 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夯实
成 276.32 万元。 原料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茧丝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
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拓展市场空间,使蚕桑产业稳
【重点工作】 积极落实临沧市政府、凤庆县委、县 步健康发展。
政府及临沧供电局对加快推进茶马古镇文化旅游景区
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积极向上争 【生产经营 】 2016 年,在小湾、洛党、三岔河、凤
取了鲁史镇鲁史村农网改造中心村示范村建设项目, 山新植桑园 2 000 亩,全县累计面积 34 000 亩。全县
预计工程总投资 432 万元。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坚持 组织养蚕 5 季,放养蚕种 8 600 张,涉及 9 个乡镇 62
“保护古镇原有风貌”的原则,采取集中安装户表、 个村 3 000 多户农户,产鲜茧 372 吨。生产蚕丝被及
- 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