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5 - 中共曲靖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615

附  录





                                           家乡的日子还好吗?




                                                《人民日报》记者 杨文明




                “出去的五六万,返乡的一两万”,在云南省曲                          土地,也有不少农民工的回归却满是无奈。
            靖市沾益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返乡。                                “土地产出管温饱,外出打工才致富。”曲靖市
            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返乡农民工的数量虽然在增加,                           人社局副局长陈家顺告诉记者,本地工业企业相对较

            但是很少有农民工真正回到乡村的老家。                                 少,一产之外的就业机会不多,这是当地农民多外出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记者近期采访了十几                           务工的重要原因。
            位返乡农民工,发现故乡带给这些曾经的“游子”们                                “不少农民工在沿海地区从事的都是流水线工
            的也并非都是美好。                                          作,技术含量不高,现在那里的工厂不景气,裁员较多,

                                                               首先便是上了年纪的工人。”陈家顺告诉记者,十年
                外出打工时带着同样的致富梦想,回乡时却各有                          前,当地组织外出的 60 多岁农民都能轻松找到工作,
            各的无奈                                               如今超过50岁的农民工想要谋求个职位几乎不可能。
                穿梭在沾益区的大小村落,土坯房和小洋楼夹                           “不是他们不想出去,而是很难再找到合适工作。”

            杂交错成为一景,而具体到细节,对比则更为鲜明:                                采访中有返乡农民工告诉记者,不少企业不会直
            土坯房的炊烟和小洋楼的铁锁。                                     接辞退年长农民工,而是用将其调整到清闲岗位降低
                “五六口人,一两亩地”“不离乡,盖不了大房”,                        薪水的方式,让他们自动辞职,“这样可以不用支付
            沾益区地少人多,攒钱贷款建大房,外出打工赚钱还                            解约金。”

            债,是当地大多数农民的共同选择。                                       对于中年人来说,则纠结于婚姻家庭。一人外出
                “有的村年轻女孩全都出去打工了,年轻小伙子                          打工、一人留守家中,这样的模式风险不小。尤其对
            不出去,连个媳妇也娶不上。”沾益区人社局副局长                            于外出女工来说,一个人长期在外孤单无助,成为离
            赵力告诉记者,“形势比人强,起初是我们上门去动                            婚的重要诱因。像陈家顺这样当年动员农民外出务工
            员农民外出务工,后来看到外出打工的好处,年轻人                            的干部都有过被“讨媳妇”的经历。

            全都出去了。”                                                “现在越来越多农民工打工都是夫妻俩一起出
                “种地全家一年也就苦个万把块,可在外面打                           去,这样相对要稳定一些,不过孩子到了初中,不少
            工只要肯吃苦,一个人几个月就能攒个上万元。”                             壮年农民工又会选择回到家乡。”陈家顺介绍,缺少
            今年 50 岁的董小涛 2008 年选择了外出务工,如今                       家长看管的初中生进入问题多发期,让家长不得不多

            因为家中老人年事已高,不得不回乡赡养老人。“兄                            操心。
            弟几个,总要有人留下来照顾老人。”他说。
                曾经,为了过上好日子,他们被迫离乡。如今,                              缺少致富途径和婚恋机会,回县城的多,回乡村
            像董小涛这样不得已回乡的也越来越多。有些人回归                            的少

            是为了尽责,回来照顾年迈的老人、种植无人看护的                                尽管回乡者众多,可漫步沾益农村,却很少能够

                                                            ZHONG GONG QU JING SHI WEI ZHI ZHENG JI YAO  2016  577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