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南明年鉴2017
P. 122
南明年鉴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遗址今 年)用清政府赔款的一部分, 北段西侧,后枕金杯玉盏山,前
南岳山。南岳山又名长连寿山, 由法国驻华公使馆拨来4000两白 临南明河。玉盏山突出河岸,背
旧时风景极佳,清乾隆时贵州布 银,在田兴怒公廨旧址建造了南 下原是一溶蚀浅洞,后经凿穿,
政使陈德荣派人前往江西购买杉 天主堂。南天主堂长25米,宽16 逐通南北,有若象鼻吃水,有人
松苗3万多株在山上栽种,天长 米,高约20米,中间用六根大木 把它比喻为贵阳的“穿洞”,遂
日久,树木葱绿。(道光)《贵 柱支撑,屋顶建成三个半圆形穹 以为奇。北洞口上有岩刻“雪涯
阳府志》说:“山上有仰天坪, 窿,一个中国式的钟楼矗立在后 洞”三字,南洞口上刻有“雪涯
古柏虬松,窅然深秀,五峰回 部顶端。原公廨内的假山、花园 秋柳”四字,洞内有钱元昌题
合,松篁夹径。”南岳山道观祭 楼台亭阁被一律撤去,只保留大 “来仙阁”石刻:“郎吟人不
祀南岳神,始建于明朝,清朝雍 门左右两旁的“东辕门”“西辕 识,别却岳阳楼。直访黔山胜,
正、乾隆、嘉庆、道光时都曾维 门”牌坊,又在大门上方,挂上 无识雪涯幽。尘清开法界,机静
修和扩建。乾隆末曾改住僧人, 刻有“御赐天主堂”和“同治皇 见瀛洲,片刻飞云驻,仙风万古
自嘉庆十三年(1808年)后复为 帝御题”字样的金色匾额。南天 留。”明代故名“薛家洞”,后
道人居住,以后皆为道教宫观。 主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教堂。 废。洞深7米,高2.6米,面积约
道观有殿宇三重:前殿称关圣 当年9月23日,举行落成和祀圣 30平方米,洞内塑有佛像多尊,
殿,供祀关羽;中殿供南岳神; 典礼。南天主堂以法国传教士、 姿态生动,洞顶石背上建有玉皇
后殿称玉皇楼,供祀玉皇。殿旁 原天主教外事司铎任国柱为首任 殿,洞前有三宫殿,来仙亭。来
有荷花池,池后即客室、寮房。 本堂神父。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 仙亭内有吕真人石刻像,亭前
山左有纯阳洞,供祀吕洞宾。民 年贵阳“二四”轰炸时,南堂 有“万神来朝”“天上人间”
国前期,贵州省道教会曾一度设 遭日军投弹数枚,牌坊震裂。 的匾额,传说是仙人纯阳真人所
于此。抗日战争时期,道观被军 1942年整修教堂,加宽了堂前 书。据《黔语》说:“旁有堂
队占用,林木遭砍伐,殿宇被破 牌坊和道路。“文化大革命” 有轩,春秋佳日为嘉宾宴乐之
坏。此后荒凉,游人罕至。 中教堂被毁,后被用作厂房,20 地。”雪涯洞下临南明河,桑荫
世纪90年代改建为博爱公寓。 垂柳夹岸,滩声远闻,时有短艇
【南天主教堂】 简称南 2000年,南天主教堂在新华路 荡漾,采鱼烟水,捕鱼其间,山
堂,天主教命名为圣类思堂。是 与兴隆街交汇处重建,2003年 光水色,风景清姘,凭栏小立静
仅次于贵阳北天主堂的第二个大 3月2日正式启用。堂高36米, 眺,令人有江湖之思。旧有阮仲
天主教堂。遗址在博爱路上六洞 宽23米,建筑面积828平方米。 明诗句一联云“骏马郊行踏落
桥旁,今已不存。清咸丰十一 花,春日路边情,数声风笛离亭
年(1861年),贵阳发生青岩教 【南明堂】 南明堂是抗日 晚;美人一笑搴珠箱,南湖夜来
案,次年,即清同治元年(1862 战争时期贵阳出现的风景游览胜 雨,夕阳箫鼓几船归”。洞外有
年)贵阳府所属开州(今开阳 地,地址在贵阳市区东南面南明 万松阁,刘玉山曾题联云:“迎
县)又发生开州教案,青岩教案 河河湾最深处,因环境清幽,景 地翠千垂,正云影当空,槛外永
和开州教案因同属贵阳府管辖地 色宜人而著名。 日酣鹤梦;参天青一片,听涛声
域的教案,两者合称贵阳教案。 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人民 卷起,松间终夜和在吟”。有道
贵阳教案揭开了贵州反洋教斗争 大量涌入贵阳,贵阳人口猛增。 人郑仙(郑国书)在此居住,遂
的序幕。由于清政府的妥协投 1938年春,为解决房荒,贵阳有南 为道家圣地。清乾隆五至六年
降,贵阳教案的处理结果是贵州 明新住宅建设之举。当时,一些巨 (1740—1741)贵州布政使陈德
提督田兴怒革职发配新疆,田兴 商大贾亦在此建聚会品茶之建业 荣重建来仙阁(即吕祖殿),塑
怒所有之六洞桥公廨赔偿给天主 堂,因其临近南明河故名南明堂。 有吕纯阳像,阁有二匾,殿亭精
教贵阳教区主教法国传教士胡缚 尔后,这一区域统称南明堂。其地 巧。殿门原来北向,后改为东
理作为经堂,赔款1.2万两白银, 为今中共贵州省委办公用地。 向,增设廊庑和增建灵宫阁,种
同时对涉案地方官司员一一加以 植花草竹林,培有石台,景色清
惩办。教会于清同治五年(1866 【雪涯洞】 位于雪涯路 幽,成为次南门外游程最近的胜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