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96
2015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对创建国家级驰名商标的,每创建1个品牌,一次性奖励30万
元;创建省级著名商标的,每创建1个品牌,一次性奖励10万元。
打造十大农业产业品牌。在巩固现有产业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罗平“生态品
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培育力度,重点打造“罗平菜油”系列、“罗平小黄姜”
系列、“罗平滇王老窖”系列、“罗平蜂蜜”系列、“罗平大天种子”系列、“罗平生态天香
烟叶”“罗平高原生态鱼”“罗平生态鹅”“罗平黄山羊”“醇自然”等品牌和商标。到2020
年,全面打响10大农业品牌,打造著名商标2件以上,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完成无公害产
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加快标准化和品牌建设进度,建设农产品标
准达6个。
(七)优化服务,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
要以育繁推、产学研、科技培训为重点,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完
善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深化乡镇(街道)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新型农民科技培
训为推手,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式为重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村。构建以基层农技推
广机构为主体,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
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新型服务推广体系。整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函大
培训等涉农培训资源,分产业、分年度培养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经纪人、农村技能服务、农村
生产经营、农业信息服务等五类人才队伍。到2020年,累计农村劳动力培训达5万人次,新增转
移就业达3万人,农村劳务综合收入达16.6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000元以上。
2.搭建实验研发基地。围绕产业需求,加强与高等院校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的研发合
作,搭建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每年投入200万元实验研发经费,用于加大农作物及畜
禽良种研发推广力度,做好小黄姜产品研发、高赖氨酸玉米品种选育、罗平黄山羊改良、油菜
产业、蜂产品、鹅产业研发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
强农业发展后劲,建立“农业科技项目储备库”,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建成国家级院士、
省级院士、市、县专家工作站。成立小黄姜产业、油菜产业、鹅产业、蜂产业研究站(所),
组建科研队伍,负责小黄姜脱毒育种、油菜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种鹅
繁育、蜂产品精深加工等。每年投入100万元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举办各种省、市、县、乡农业
生产示范样板。对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在农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每人奖励5万元;获市
级以上表彰的在农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每人奖励1万元。实行科研成果责任管理制
度,对当年在农业科技方面具有国内较高科研成果评定的,每个成果奖励10万元。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产品,每件奖励5万元。
3.加大金融创新支持“三农”发展力度。要搭建金融服务“三农”的有效平台,加大金融
支农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积极发展村镇银行,支
持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加快推进“三农”金
融服务便利化行动,力争“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覆盖全部乡镇(街道)。支持保险机构开展特
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设立供销合作社发展专项基金,组建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创新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融资方式,到2020年建成12个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互助担保试点。
(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东方花园品牌
坚持发展开放型农业,“一产特色化、一产二产化、一产三产化”发展理念,走一产二产
-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