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7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477

执政论坛 

      (一)强基固本,不断推进项目规划建设
      科学规划才能谋发展、利长远。必须聘请有经验、高品质的专业团队主持或参与规划设计,
科学编制全县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
性。通过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对接,着眼于解决全县旅游发展中的“短板”谋
篇布局,深入研究旅游强县的主题主线、发展目标、增长潜力、增长动力和重点工作等内容,认
真谋划如何打造旅游核心品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性问题。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
的规划理念,把发展旅游业与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规划源头上防
止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乱搞低水平、雷同式、重复式建设,杜绝一哄而上、圈而不建的现象。
同时,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旅游大项目、好项目,推进“漏卧古城”、九龙河药用植物养老疗养基
地、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花海驿小镇、长底温泉、航空露营地、金鸡峰丛旅游文化产业园、红
高粱等项目的规划、招商、建设和经营,不断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参与旅
游景区景点开发,对现有A级景区景点的标准化改造升级,有序推进金鸡峰丛、万峰湖、十万大
山、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鲁布革大峡谷、螺丝田、野猴谷等潜力较大的精品景区建设,力争到
2020年九龙瀑布景区达5A级标准、多依河景区及小三峡景区达4A级标准。高档次规划建设星级酒
店、乡村客栈、生态农庄、医疗服务、信息咨询、游客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公路、铁
路、通用航空等旅游综合交通网络,加强通往重点景区道路、景区游步道、导览系统、休息设施、
环卫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旅游标识、交通指路标、警示牌、购物区、旅游厕所等。
      (二)拓宽视野,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依托罗平独有的布依文化、化石文化、宗教文化等,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力度,加强旅游
文化研究,扶持文艺创作,鼓励文艺创造创新,积极培育适合文艺创作的“新土壤”。结合《印
象罗平·罗平诗歌摄影作品选》《大众文化与旅游品牌塑造·罗平旅游文化论文集》《罗平风光
风情美术作品集》《小花朵·大花园》等系列创作,举办罗平风光风情美术作品展、推出罗平历
史文化连环画版本,成立龙文化研究室,编撰美食养生书籍等。从罗平特有文化中提炼出具有较
高艺术价值、人们喜闻乐见的元素,积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出等,结合自然景
观、人文景观、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鲜明的实景演出、歌舞晚会,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从历
史经典、风土人情、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图片等,建设主题博物馆、
纪念馆。加强对二月二、三月三、六月二十四等民俗节庆活动的策划开发,在主要景区及城镇建
设中植入民族宗教元素,建设酒吧、茶吧、休闲吧文化走廊,增强游客对罗平独有的民族生产技
艺、民族风情、习俗、礼仪、节庆、服饰、歌舞、建筑、餐饮等文化表现形式的互动体验。
      (三)产业带动,不断推动“旅游+”融合
      通过以旅游+高原特色农业,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发挥罗
平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气候优势、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和体验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打
造出一批历史文化型、生态景观型、农耕文化体验型、农业产业特色型村庄,实现对古村落、
古民居、村镇古建筑保护的同时,培育“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乡村旅游度假品
牌,打造一批以补笼、腊者等为代表的体验式农家乐、高品质农家客栈、休闲精品农庄和庭院
旅游、垂钓旅游经济实体。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化,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发展旅游户外装备
制造业、特色旅游工艺品加工业,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销售方式。积极发展集科普、博览、观
光、购物和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以阿岗水库、鲁布革电站、华叶庄园、万兴隆生物科技、

                                                                                                                       - 447 -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