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279
部门工作
标、竞争授课。四是要创新培训资源。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积极整合外部智力资源。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推进党校工作的基础
党校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的教研人员队伍为着重
点,以打造一支素质能力全面的行政后勤管理队伍为支撑点,进一步夯实党校事业发展根基。
一是狠抓学习培训,把握队伍建设重点。召开校委会专题研究党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拟
定党校教职工年度学习计划,以常规内容学习为根本,着重学习中央最新精神和岗位业务技
能,严格落实分层学习机制,安排好全校集体学习、科室学习,抓好个人学习。鼓励和创造各
类培训,组织教研人员参加中央党校、省市委党校开展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
全会精神等教学科研方面培训,安排行政后勤人员参加省市委党校报网通讯员、档案、年鉴、
人事等相关业务培训。力争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党校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找准队伍建设关键。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加快青年
教师成长。老教师与新教师签订带教协议,初步形成以老带新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团队。研究
制定教学科研外部挂职和行政后勤内部挂职相结合的锻炼机制,旨在充实基层力量的同时收集教
学资料;安排新进行政后勤人员到教学科研口进行挂职,加速新进人员对党校整体工作的了解和
掌握,也进一步畅通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交流沟通渠道,提高党校整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抓关键,强素质。其一,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规划》,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
目标。按照《决定》的精神要求,从未来干部教育工作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出发,经过反复
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在客观分析党校目前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未来教师队伍和学科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及实现目标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与办法。其
二,选择载体,立足岗位练兵。一是给任务、压担子,使其在现有岗位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师
中开展了“精研细读原著活动”,对每个教研室、每位教师规定了必读书目和要达到的要求;
开展了“创精品课,当名牌教师”活动,采取学员和教师共同听课、评课、打分的形式,评出
年度精品课和名牌教师,并给予奖励,以此树立和强化“人才兴校”的理念。二是送出去进修
提高,即有目的地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经过三至五年实现一个轮回,
使其成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精兵强将。三是实践锻炼提高,对那些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
节,联系不够紧密的教师,有选择地定期派往生产一线,接受实践锻炼,增长社会阅历,并有
目的地就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
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坚持对青年骨干教师经常性地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主
体班次优先骨干教师选课登讲台,校外专题辅导首先派骨干教师等等。通过经常性地对青年骨
干教师的培养。五是加强教学管理,养成学术研讨之风。在正常教学工作之中,牢牢把教学管
理工作抓在手上,开展学术研讨,规范教学行为,坚持教师登讲台之前集体听课、评课,从教
态到表述,从内容的思想性到深刻性进行集体把关,从而减少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知识的不
准确性。正是由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承载能力的增强。其
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搭建有效平台。制定周密的社会实践基地调研
课题和工作制度,定期派教师开展调研活动,就一些诸如“三农”、“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
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党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调查,紧紧围绕
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出题目、搞研究,力求在高层次的决策
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挥一定的作用。
(撰稿 吴天星)
- 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