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8 - 六盘水年鉴2017
P. 538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境保护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
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委,各县〔特区、 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安全监管局,各县
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设置监测断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县级以上人
面(点位)。除国控、省控断面,应以县(特区、区) 民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为单位设置县(特区、区)入境及出境监测断面。 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
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 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
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 (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责任单位:各县〔特区、
技术支撑能力。2020 年前,建成全市统一的水环 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境监测网。(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责任单位: 4.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加强许可证管理。继续全面推进国控重点污染源
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委,各县〔特区、 及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
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其他污染源于2017 年底前完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
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实施《全省环境监测能 以改善水质、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将污染物排
力建设方案》。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 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
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落实执法、监测等人 理范围。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
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基层环保监测、监察能力 根据国家、省要求完成全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
建设。全市自 2016 年起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 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八)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七)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1.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
1.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 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供水
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未达到水质目 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
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达标方案,明确防治措施及 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
达标时限,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 全状况,市中心城区自 2016 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
排污单位。达标方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自 开,县城自 2018 年起向社会公开。(牵头单位:
2016 年起,定期向社会公布。对水质不达标的区 市环境保护局、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责任
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 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
(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设局,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
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发区管委会)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开展饮
2.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 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2017 年前完成已划定保
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 护区的 1000 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
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从严核定水域纳污 基础设施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
总量,建立各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的总量管理模式, 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
设定总量红线,实施产业准入源头控制。(牵头 质检测。(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责任单位:
单位:市环境保护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各县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 〔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市农委,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 防治地下水污染。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
开发区管委会) 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石化存贮
3.严格环境风险控制。防范环境风险。定期 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
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 工业渣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2017 年
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根据国家公布的优先控 底前在营加油站全部完成防渗设施建设或双层油
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 罐改造,改造率达 100%。报废矿井、钻井、取水
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牵头单位:市环 井应实施封井回填。(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