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六盘水年鉴2017
P. 126

六盘水年鉴/2017
                  LIUPANSHUI YEAPBOOK

              企业等领域深化拓展;毫不动摇推进国有企业改                             展示了六盘水人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
              革,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健全现代企业制                             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
              度,规范国有资产监管,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奉献精神、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全心全意的为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民情怀,是我们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动经济社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非公有制                             会转型跨越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
              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毫不动摇推进行政审批、司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
              法体制、教育卫生、财税金融、社会治理、投融                             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资等体制机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                             论体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核心意识,自
              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足产业转                             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型升级构建科技创新链,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                             观,永远坚守引领人生的理想坐标。我们要大力
              院校、创新型企业合作,设立新动能培育专项资                             弘扬“三线”精神、“三变”精神,激励全市各
              金,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煤炭清洁                             族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实的步伐,
              高效利用、煤层气勘探开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创造幸福生活、
              生命科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健康产业等方面,                           开创美好未来而艰苦奋斗、长期奋斗、不懈奋斗!
              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催生产业变革。实施人                             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壮大文化产业,
              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和培养现代管理人才、企                             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用先进文化
              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                           引领时代风尚,用精品力作歌颂劳动人民,用伟
              金融保险等各类人才,建立人才配置使用、评价                             大精神点燃创业激情,让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三
              激励、服务保障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                             线”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繁荣发展,
              潜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                             成为六盘水人民自强不息、创新超越的强大精神
              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加强创新成果应用,打通科                             动力!
              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建立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                                  (六)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新
              平台,构建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鼓励发展                             跨越。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
              创投引导基金,激活各类创新要素,建设国家创                             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
              新型城市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开放带动。                            发展,着力为农业种下“绿色希望”、为工业贴
              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我市优势,                           上“绿色标签”、为城市书写“绿色未来”。发
              积极对接全国、全省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一                            展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
              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                             快发展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
              验区,用好六盘水海关、妥乐论坛等重大开放平台,                           产业,着力构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
              扩大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让六盘水的山川
              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                             大地绿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
              大循环,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打造绿色家园。坚持产城景一体、山水田融合、
                  (五)坚持文化自信,推动城乡文化发展新                           村社园统筹、文体康配套,塑造一批具有时代特
              跨越。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必须传承文化基因、                             征、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山水城市,建设一批
              坚定文化自信,用共同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铸                             体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绿色小镇,
              牢理想信念、汲取前进力量。在六盘水这片热土上,                           打造一批具有生产效益、生活品质、生态价值的
              当年十万“三线”建设大军,凭着“不想爹不想                             美丽乡村。完善绿色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
              妈,不出煤不回家”的坚定与执着,铸就了创业、                            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
              奉献的“三线”精神。如今,广大基层干部用“三                            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变”改革变出了农村新面貌、变出了农民新生活、                            建立环境监管定责、履责、问责机制,全面推行
              变出了干部新形象,锻造了创新、争先的“三变”                            河长制,加强环保督察巡查,推动县区环保法庭
              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全覆盖,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8·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