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六盘水年鉴2017
P. 125
特 载
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集体收入在二次分 非常规天然气、地热等清洁能源、新能源,加快
配中的比重,建立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光伏发电、垃圾发电发展步伐,形成多轮驱动、
二次分配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 低碳绿色的综合能源体系,以能源结构优化促进
配政策,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 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深入推
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城乡办 进“五大战略行动”,深度融入全省大数据综合
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增省级示范性高 试验区,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着力提升大数据主
中 5 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10 所,实现每个县有 营业务收入,培育数字经济。抓住贵州建设生态
一所以上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所农民技能培训学 文明试验区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四型十五种”
校,每个乡镇有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一所标 产业。依托独特资源、能源条件,做大做强玄武岩、
准化公办幼儿园,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碳纤维等新型材料产业。整合优势资源,夯实产
把六盘水师院办成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业基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实施特色
把六盘水职院办成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使 农业增效工程。坚持以“5 个 100 工程”为平台,
每一所学校都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优 以“3155 工程”为载体,以“三变”改革为动力,
秀人才的培育基地、进取精神的传承高地。补齐 加快发展弥你红、刺梨、茶叶、核桃、蔬菜、烤烟、
医疗短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布局医 中药材、软籽石榴、草地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大
疗资源,培育多元化医疗服务市场,实现每个县 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有一所以上三甲医院、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 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
生院。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 业化集群,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旅游“四
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个价值”最大化,建成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
着力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 示范城市。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坚持以重
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打造健康凉 点突破带动全局,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和金融业为
都。强化社会保障。扩大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 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
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 城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健康养生、
加大棚户区、城中村、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大力 文化创意、体育健身、服务外包、通用航空等现
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生
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让留 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发展。实施“双创”孵化工
守儿童快乐成长,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让全市 程。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放宽政策、放开市
父老乡亲生活得更有质量、更加幸福! 场、放活主体,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和众创空间等
(三)坚持转型升级,推动城乡产业发展新 创业孵化体系,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发展一
跨越。围绕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深 批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
入实施“六大工程”,构建支撑多元、布局合理、 技术专家和创客团队,让广大创新创业者的活力
链条高端、覆盖城乡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全 竞相迸发!
省产业格局中重塑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施传 (四)坚持改革引领,推动城乡开放创新新
统产业提质工程。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 跨越。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培育体制
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低端、提升中端、 机制新优势,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为发展注入
发展高端,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延长产业链、 勃勃生机。强化改革推动。聚焦影响经济持续健
提高附加值。推进“中国制造 2025”凉都行动计 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
划,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提升自主设计水 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
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能源产业创新工程。顺 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促进生产要素优化
应能源革命要求,突出煤炭资源优势,找准煤炭 重组,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
战略定位,推进煤电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煤电协同、 级优化;毫不动摇深化拓展“三变”改革,以“三
水火互济的能源保障体系,用煤电优势叠加各类 权分置”为政策遵循,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
产业优势,催生新动能,形成新业态。大力发展 纽带,以“三社”为依托,推动“三变”改革向城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