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8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468

2017
                       2017 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年中共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委执政纪要

                       走进翠华镇大松园村委会出水箐村小组,只见一栋栋美观整齐的楼房矗立在道路两边,家
                   家户户房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房前的空地上都种了树,栽了蔬菜,有的人家阳台上还挂满了
                   腊肉、包谷、辣椒等,充满了农家特有的生活气息。
                       出水箐村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前,基础设施薄弱,人畜饮水困难,住房条件较差,全部
                   为土木房结构且基本都属于危房。
                            现在的新屋,空阔透亮,地板砖擦得干干净净,全新的电视、沙发、茶几、冰箱等摆放
                   得秩序井然。与老房屋低矮破旧、脏乱差形成鲜明的对比,幸福之家的温馨感觉瞬间扑面而来。
                       “今年过年太开心了,买了 500 多块的鞭炮燃放,在村里小广场上跳了两三个晚上的芦笙
                   舞。”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光学说,如果不是政府的扶贫政策好,家里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不可能养更多的牛羊,家里人看病、娃娃上学都是很大的负担,要操很多的心。
                       记者了解到,苗族是禄劝的世居民族,翠华镇是苗族聚居大镇。全镇有 56 个苗族村民小组,
                   苗族人口 4701 人,占全县苗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长久以来,苗族同胞因土地贫瘠、缺水、交
                   通不便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相对镇域内其他民族
                   较多。其中,汤郎箐、大松园 2 个行政村,是滇中地区苗族人口聚居、保有传统文化较为完整
                   的地区之一。汤郎箐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93 户 321 人,全村 13 个村民小
                   组中纯苗族村民小组就有 11 个,有苗族农户 595 户 1809 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 96%。出水箐
                   村小组 39 户 119 人,全部是苗族。
                       本着“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各族人民共同实现小康”的目标,2016 年,翠华镇以汤郎
                   箐为重点,对镇域内少数民族实行脱贫帮扶工程,大力实施宜居农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道
                   路交通建设、电网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共投入项目资金 8486.4 万元,对全
                   镇 8 个苗族村寨 261 户 849 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32 户 118 人,
                   兜底 2 户 4 人。同时,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发展荷兰豆、板栗、
                   樱桃特色农业种植,不断扩大猪、牛、羊、大鹅养殖规模,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力度,确
                   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 1-2 项实用技术,完成劳动力培训 9 场 450 人。
                       “像我这般年纪,以前从没想过会住上这样好的砖房。”汤郎箐村委会半坡村小组的建档
                   立卡贫困户张泽会十分感慨地说,这回是碰上了党的好政策,要感谢各级政府的关心与帮助。
                             中汤郎箐村的小组长潘洪志说,除了住房,对村民帮助最大的是通了硬化路,以前下雨
                   路滑,开个拖拉机都要媳妇在后边推车,山上的烤烟、荷兰豆等拉不下来、运不出去,就没有收益,
                   现在村与村之间和村内的道路全部硬化了,老百姓都是把车开到田间地头,高高兴兴去拉农产
                   品或者直接在地里就卖了。从今年开始,每家每户还要养 2 头撒坝猪,仅此一项年收入就可在
                   万元以上,经济发展真正有了保障。
                       如今的出水箐村,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楼房,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政府还免费配发了电视
                   柜、茶几、沙发、床铺等,老房子仅留作饲养牲畜之用。村民杨桂学家的圈里,就关了 2 头牛、
                   4 头猪,还养了 2 只鸡。杨光学家也养了 3 头牛、6 头猪,还种了 2 亩荷兰豆和一些包谷,去年
                   的荷兰豆就卖了 8000 多元,卖猪的收入也有近 5000 元,还有娃娃读书的补助等,生活真是比
                   以前好多了。
                       “雨水来了屋不漏,天干时候有水喝;一年四季吃得饱,逢年过节有钱花;寒冬腊月盖得暖,
                   出门上街路不烂;放牛娃娃能上学,青年男女有活干;大病小病医得起,家家圈里有猪羊。”如今,
                   出水箐村民的这十个质朴生动、标准不高的愿望都一一实现了。
                       讲起开年来的喜事,苗族同胞们有说不完的话,并称这是他们迎来的“第二次解放”。

                   ·434·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