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67
附 录
注重打造自身形象,着力增强政协活力。政协地区工委坚持把打造“务实政协、文明政
协、活力政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政协形象,扩大政协的影
响力。一是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 的政协
领导班子,切实建设团结型、开拓型,学习型、和谐型,务实型、廉洁型,高效型、创新型的
政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广大政协干部创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二是注
重搞好联谊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全区政协主席联谊会的形式,做到每次联谊会明确一个主题,
围绕主题进行交流,加强全区政协工作的联系,增进友谊、促进合作、推动工作。通过每年元
旦前夕召开迎春茶话会的形式,邀请地区几大班子领导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欢聚一堂、畅叙友
情,共谋发展大计,增强了各族各界促进毕节试验区发展的凝聚力。通过组织参加全省九个市
州地政协联席会、五省十八地州市政协联席会、红军长征沿线政协联系会,积极宣传毕节试验
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政治优势,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三是大力提升政协对外形
象。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要提交一份提案、提交一篇调研报告,撰写
一篇统战政协理论文章、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实施“五个一”
工程(在《毕节日报》举办“政协之声”征文活动和在毕节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开设“政协之
窗”栏目、创办《毕节政协》杂志、举办全区政协书法展、遴选政协理论研讨会文章编辑出版
《政协心声》、召开“人民政协与试验区”座谈会)和开展“我为毕节添光彩”十佳政协委员
评选活动,有效扩大了政协的影响力。政协地区工委每年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贵
州政协报》等媒体刊发反映政协地区工委的稿件均在100篇以上,大大提升了政协地区工委的
履职形象。四是着力营造政协文化氛围。举办了“庆国庆摄影采风”活动、“展政协风采、创
和谐政协”书画笔会。出版政协系统散文作品集《仰望乌蒙》等,每年还编辑出版四期《毕节
政协》杂志计40万字300多幅图片,至今已出刊15期,受到省内外读者的好评,彰显了政协工委
机关浓厚的文化氛围。五是积极收集出版文史资料。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有关文史资料,出版了
《黔西北文史资料》3辑,《毕节地区苗族百年实录》《陶氏兄弟与猪拱箐》《咸同烽火》《民
情、民意、民声》等书籍,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六是切实反
映基层社情民意。每年都要搜集、提炼、反映基层社情民意信息50余条,地委主要领导对《修
建沙帽山、响水滩区域公园,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毕节城区治安问题亟待解决》等社情
民意信息作了批示,促成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七是扎实推进机关效能
建设。以开展“勤政廉政为民,忠实践行宗旨”教育、“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万名干
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为契机,切实推进政协机关效能建设,促使机关作风明显
转变。
政协毕节地区工委自1989年成立以来,历经了22载春秋冬夏,政协人见证和参与了毕节试
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雨历程。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可以说,人民政协事业取得的业绩
令人瞩目,政协人为毕节试验区发展和进步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
政协和中共毕节地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地区行署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民主党
派、各族各界人士的鼎力帮助,得益于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地区工委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
4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