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10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罗永昌



                 罗永昌( 1907~1990),清末毕节城人。1935年参加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在部队历任班

            长、排长、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后勤医院政治处副主任、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回到毕节,历任毕节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毕节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赫章县
            人民政府县长。1955年,调任贵州省民政厅任职。罗永昌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英勇

            奋斗,不怕牺牲。在地方工作期间,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关心和
            爱护干部,亲临指导禁烟禁毒和郊区的剿匪斗争,同干部战士同甘共苦,为毕节的政权建设和

            稳定社会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罗永昌离
            休后,经常应邀到机关、厂矿、学校、部队作党的优良传统报告,鼓励年轻人奋发向上。1990

            年罗永昌病逝于贵阳。


                                                        杨砥中



                 杨砥中(1908~1965),清末毕节林口人,彝族,出身于土司家庭。1935年,任毕节县保

            安大队长,与中共贵州省工委交通员徐健生结识。1938年初,国民党毕节当局召开会议决定逮
            捕徐健生,杨砥中散会后骑马急驰30余里赶到田坝桥告知徐健生,并提供方便,使徐健生得以

            逃脱。这一年,国民政府修筑川滇公路,国民党毕节专员公署负责赤水河至威宁段,时筑路民
            工发生流行疾病,造成民工时有死亡,杨砥中于是出资在工地设置设诊所,免费为民工治疗。
            1940年,土匪抢劫、火烧林口街,被害街民生活无着,杨砥中开仓济粮,为其佃户无偿提供木

            料重建房屋;冬,给贫民发布匹、衣物,使贫民度过寒冷的冬天。1942年,杨砥中与族人杨维
            宇、内亲陇体芳等人筹资创办威宁石门坎民族中学,任董事长。

                 1944年,中共中央委派徐特立赴贵州检查指导贵阳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住在杨砥中的贵阳
            公馆,出入安全得其保护,并安全离开贵阳。后来,杨砥中辞去毕节县保安大队职务,在云
            南、四川、西康等地从事提高西南彝、苗族社会地位的活动,与高玉柱、喻杰才被推为西南边

            疆民族代表团代表,赴南京向民国政府请愿,为代表团常驻南京办事处代表。其间,为川、
            滇、黔、康少数民族学生赴京考学和就读提供诸多方便,同时对就读于国立边疆学校的少数民

            族学生给予经济支持。1947年,被推选为少数民族国大代表,常活动于川、滇、黔、康少数民
            族地区,为争取少数民族的平等待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杨砥中被安排到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1954年调西南民族
            学院从事彝族历史研究。1957年,因杨砥中曾在1940年10月在重庆接受蒋介石召见,被蒋授予

            川滇黔边区会剿红军游击队的“剿匪司令”,被定为反革命;1958年被逮捕判刑;1965年病故
            于狱中。1980年,经毕节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复查,裁定无罪。1981年,中共西南民族学院委员
            会恢复杨砥中爱国民主人士荣誉。



          3866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