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5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与李牯头》《红旗搬家》《马鞍山下春来早》《我与小齐》等自编故事。1978年5月,地区举行
戏剧调演。地区黔剧团演出《踩台》《三喜临门》,地区京剧团演出《争鱼苗》,地区川剧团
演出《儿女传奇》。1984年10月,地区举行业余文艺会演。8个县140余人参演。演出结束评出
获奖戏剧3个、舞蹈5个、表演唱1个、歌曲9首、器乐曲1支;12人获演员奖,5人获演唱奖,3人
获舞蹈表演奖,还有导演、音乐设计、舞美、作曲、伴奏奖,共55个。1985年10月20~24日,
地区举行民族文工队文艺调演暨曲艺调演。7个单位190余名演员参加演出4台晚会,59个节目,
13个音乐作品,5个舞蹈,6个曲艺获节目奖;8个声乐节目,5个舞蹈节目,7个曲艺节目获表
演奖;2个获伴奏奖。织金县文工队演出的苗族双人舞《擀冉情深》、布依族舞蹈《索绣球》
和舞蹈《铜铃声声庆丰收》《洗麻舞》《花坡相会》,金沙县文工队演出的舞蹈《苗家盛开幸
福花》、布依族舞蹈《采刺梨》、木叶独奏《山乡情》,威宁自治县文工队演出的舞蹈《插花
节》,毕节县代表队演出的《衣角舞》《苗寨园丁》均获创作、编导、音乐、表演、伴奏奖。
1986年12月,地区举行专业剧团青年演员学员艺术表演比赛,地区京剧团演出《卖水》获一等
奖;地区黔剧团演出《思凡》《包公赔情》,地区川剧团演出《拾玉镯》《别洞景观》,地区
京剧团演出《借东风》获二等奖。1987年,地区举行曲艺录像调演,《开年大吉》《王二公逛
赫章》《父与子》获创作二等奖,《送礼》《王法令》《苦果》获创作三等奖;1人获表演奖
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1988年7月,地区举行戏剧小品录像调演,10个节目获
奖。1988年11月9~10日,地区举行创作歌曲、器乐曲、舞蹈录像比赛,毕节、黔西、织金、
纳雍、威宁、赫章县组队参赛,演出节目51个。毕节县演出的11首歌曲和两个器乐曲分别获歌
曲节目一、二、三等奖,纳雍县演出的2个舞蹈分获一、三等奖,威宁自治县演出的2个舞蹈分
获二、三等奖。1989年7月,地区举行曲艺调演。1989年10月,毕节地区举行花灯小戏、歌舞录
像比赛,《盘灯》《走妹家》等6个节目获奖。1989年,地区举行青年歌手大赛。1990年9月,
地区举行曲艺调演共演出曲目11个。是年10月,地区举行业余文艺录像调演,参赛节目28个,
其中8个节目获奖。1990年12月13~15日,地区举行首届音乐作品演唱会,地直及各县共7个代
表队参加,演唱(奏)作品61件。1991年5月,地区举行首届青年艺术节。是年6月,地区举行
个体劳动者文艺录像调演,全区各县工商局、文化局和个体劳动者协会共同选送节目参演,参
赛节目36个,歌曲5首。戏剧小品《请你去赴宴》《生活不是演戏》《太阳伞下》获奖。是年8
月11~17日,地区举行首届乐华杯卡拉OK业余歌手大赛,400余人参赛,获一、二、三等奖各1
名,少儿特别奖1名,优秀奖16名。是年,地区举行青年歌手赛。1992年5月,地区举行首届职
工交谊舞比赛,经过3天角逐,6对舞伴分别获一、二、三等奖。1995年4月25~27日,地区举
行第三届歌舞厅歌舞大赛,比赛项目为声乐和国标舞,44名选手分别获各项比赛一、二、三等
奖。是年7月,地区举行戏剧小品、曲艺录像赛,近20个节目参赛,评出创作奖5个,优秀演出
奖6个。是年8月15~16日,地区举行“颂中华·唱贵州·赞家乡”合唱比赛,地区卫生局合唱
队获一等奖,地区文化局合唱队、地区百货公司合唱队获二等奖,行署办合唱队、党群系统合
唱队、武警支队合唱队获三等奖。1996年4月,地区举行少数民族歌曲创作演唱演奏比赛,地
直、黔西、纳雍、威宁共组织130余人参赛,参赛创作歌曲28首,器乐演奏曲14首,演唱歌曲57
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