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50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钟乳石形态各异,有似葡萄灵芝书签、珍珠、挂帘;有似龟鹰、龙虎,恰似一幅幅大型壁画。
              中后厅交界处山石突裂,可见蓝天。后厅岔道极多,溶洞贯串,故有迷宫之称。洞内装机1280

              千瓦小型瓜仲河水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溶洞电站。第二洞名“雷霆天”,长800米,洞外河水
              翻越大坝,汹涌澎湃,涛声如雷。高100余米的洞顶钟乳石垂挂,琳琅满目。洞内水平如镜,有

              舟可渡,可直达第八洞天,亦可沿栈道迂回步行。第三洞即“金光天”,洞顶高者100余米,低
              处30~40米,流水叮咚。阳光经天窗斜射水面,如蓝色火焰从岩底冉冉升起,光怪陆离。四周

              悬崖灌木丛生,群鸟翔于绿树洞天之间,令人陶醉。第四洞名“玉宇天”,洞上端有2个天窗,
              与第五洞天相连,洞穿洞、大洞套小洞,中上二层为旱洞,下洞水路迂回曲折。沿左侧栈道而
              上,斜峰之下一侧洞,洞中石笋如石佛、石人林立,栩栩如生。林木山石错落有致,俨然天然

              林园。第五洞名“葫芦天”,洞内有两潭,4000平方米,形如葫芦。乘小舟游览,可尽情领略
              洞内外湖光山色。攀至绝壁上连环洞,可见云霄洞的第七洞中大如车轮的水晶钟。第六洞“象

              王天”,有一巨象站立水中,昂首仰望。长300余米,高100余米险峻崎岖地下水廊,称“落魂
              峡”,与第五洞阴塘峡、七洞猫儿峡合称“地下三峡”。落魂峡激流拍岸,砰然有声。每逢端
              阳节前后,彩蝶群集岩壁,隔岸观望,如石头开花,鲜艳夺目,蔚为奇观。第七洞天“云霄

              天”,因右壁有2万余平方米云霄洞得名,洞内由若干洞厅组成。进入云霄洞,洞内岩浆凝结
              为“万顷良田”“营盘”“水晶葡萄”等奇观。第八洞天“宝藏天”,高50米,宽75米,3面绝

              壁环抱,绝壁半腰托出“观音坐莲台”等“石雕”,岩上杂生树木,雀鸟啁啾。第九洞天原名
              “仙人洞”,现称“大观天”。一高80米、宽50米、横跨50米的天生桥横空而过。桥下宽敞,

              两侧峭壁对峙,壁上有相对的“藏金洞”“五眼洞”,均有小道相达。五眼洞结构奇特,洞内
              有楼可登,楼上5个瞭望孔似洞眼,可一览洞内风光。通过天生桥洞远望下游赤壁,恰似巨幅中

              国地图镶嵌于蓝天与丛山之间,是九洞天又一奇观。
                   东风湖 位于黔西县与织金县交界的鸭池河段。1994年7月,建成长268米,高168米,顶
              宽8米的东风电站大坝而形成,库容8.63亿立方米,水面19.06平方千米。湖区两岸为气势恢宏

              崖壁。景区鸭池河畔八仙洞旅游码头距贵阳市88千米;三岔河凹河旅游码头距贵阳市80千米;
              六冲河下红岩旅游码头距黔西城37千米,距织金洞7.7千米。从贵阳乘坐汽车,沿占(街)毕

              (节)公路到鸭池河进入景区,先是鸭池河上三桥并列壮美奇观映入眼帘。三座形态、结构、
              建筑风格不同的大桥横卧在两岸峭壁上,构成一幅壮美的自然、人文风光画。鸭池河黔西一
              侧,距大桥2千米小箐坡顶屹立着红军强渡鸭池河天险纪念碑。进入东风湖畔八仙洞处,俯视湖

              面微波荡漾,轻舟如梭;拦河大坝气势恢宏,泄洪出水,银浪飞溅,声震河川;沿湖两岸,奇
              峰耸立,秀岭连绵。八仙洞长770米,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石花、石幔、石笋遍布岩壁。出洞

              下至八仙洞码头,坐上游船,逆湖而上,可达凹河码头,下红岩码头。在深幽碧透的湖水中,
              波光潋滟,犹如在长长的峡谷画廊中漫游,可尽情领略喀斯特山水风貌。湖岸崖壁,多尚在

              三五十米之间,崖壁后青山远衬,层次纷繁。崖壁上青、灰、红、白色杂呈,壁缝间铁扫把、
              红刺莓、野木姜子等灌木丛生簇长;其间崖豆藤、山毛藤等藤蔓植物相拥相缠,攀附崖壁间。
              集崖溶壁画大成莫过于化屋基三岔河处,一长百余米,高数十米巨轮似的山耸立在三岔河与六



            1600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