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28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地区总保证灌溉面积的14.4%。提水灌溉工程主要集中在黔西、金沙县,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
保证灌溉面积2.8万亩,电力机械设备4110千瓦,分别为全地区的80%和79%。1965年建成的毕节
县福集电灌站为全地区最大的电灌站,设备容量112千瓦,扬程29.3米。设计灌溉面积2100亩,
其有效、保证灌溉面积均达到2000亩。金沙梯子岩电灌站容量最大、扬程最高,两台装机268千
瓦,扬程185米,设计灌溉面积500亩,保证和实灌面积为400亩。
机械提灌工程 50年代初,先后建成毕节豪沟、大方任家塘、黔西大海子、金沙代家堡机
灌站。至2005年统计,全地区尚有机械提灌工程21站,30台,多分布在黔西、金沙,机械容量
300千瓦,均为柴油机,设计灌溉面积1604亩,有效和保证灌溉面积1444亩。
电力提灌站 1964年,毕节专区农田水利局勘测规划毕节城关建设电力提灌工程。经1966
年修改补充,共计规划建站26处,34台,1221.6千瓦,设计灌溉面积2.02万亩,输电线路58.3千
米,设计扬程11~55米之间。1966年底,建成26站,26台,1066千瓦。至1976年,全地区尚有
电力提灌7站,9台,411千瓦,设计灌溉面积4505亩,实灌3530亩。之后,各县陆续建起一批
电力提灌工程,且多在黔西、金沙县。两县共计98站,140台,占全地区电力提灌工程的77%、
81%,设备容量3810千瓦,占总数的77%,保证灌溉面积1.84万亩,占总数的72%。80年代,黔
西县建成白泥、野坝电灌群。白泥电灌群装机15台,198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930亩,扬程7~25
米之间;野坝电灌群装机6台,100千瓦,扬程11~20.7米之间,设计灌溉面积1580亩,有效灌溉
面积1580亩。据1991年统计,有电力提灌工程127处、172台,设计容量4980千瓦。有效灌溉面
积2.73万亩,分别占94%、73%。
水泵提灌 1965年,大兴水轮泵提灌建设。是时,地区抽调10余人组成3个工作组配合省工
作组开展工作。1965~1966年,共建成水轮泵站464站776台,灌溉面积2.14万亩,发电装机2885
千瓦。由于后期管理维护差、配件未能及时解决,一部分报废,一部分改为电灌站、发电站。
至2005年,全地区共有水轮泵站95处,166台,设计灌溉面积1.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822亩,
保证灌溉面积8632亩。最高扬程水轮泵站为金沙县沙土小龙塘水轮泵站,总扬程286米,灌溉面
积1000亩,被乌江水电站回水淹没,改为电力提灌站。最大灌溉面积的水轮泵站为毕节水银湾
水轮泵站,大方对江水轮泵站,金沙县三把车、小沟水轮泵站、纳雍老凹岩脚水轮泵站。其中
效益最好的是纳雍老凹岩脚水轮泵站,设计灌溉464亩,实际灌溉达到设计要求。
五 节水灌溉及雨水集蓄利用
节水灌溉 1998年,毕节地区根据国家水利部要求,拟定全地区2001~2005年17.92万亩节水
灌溉面积发展规划,其中低压管灌溉面积3.9万亩、其他节水灌溉面积4.4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
8.98万亩;决定在2001~2005年间,黔西、金沙县实施金黔灌区节水配套工程、金沙大水节水示
范项目工程。2000年4月,毕节地区勘测设计院编制金黔灌区节水配套工程规划,规划灌区覆盖
金沙、黔西县42个乡镇,灌溉渠道长3870.7千米,灌面31.77万亩。
2001年5月、2003年4月省计委、省水利厅批复实施一、二期工程,2003年完工,恢复灌溉
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