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一)
P. 39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赫章县


                   辖9个区、2个区级镇、83个乡(其中28个民族乡)、5个乡级镇、457个村、3058个村
              民组。

                   双河镇 辖5个村、50个村民组,6个居民委员会。
                   铅丰镇 辖8个村、40个村民组、5个居民委员会。

                   青山区 辖白果镇,青山、海马姑、达依、铜厂、水塘堡、独山6乡,洗菜河彝族苗族乡,
              共61个村、343个村民组。
                   兴发区 辖木戛、窝、保柱、铁匠4乡,兴发苗族乡,野里彝族回族乡,发达、松林坡、则

              雄3个彝族乡,雉街彝族苗族乡,共42个村、205个村民组。
                   妈姑区 辖砂石、溪坪、回水、铁矿、罗州5乡,发那、珠市、双坪、诺素、4个彝族乡,

              天生桥彝族苗族乡,共63个村、330个村民组。
                   可乐区 辖可乐镇,大山、法都、铁匠、丰沟、辅处、石岗6乡,麻腮彝族苗族乡,新民、
              葛布2个苗族彝族乡,共47个村、346个村民组。

                   恒底区 辖安乐溪、平顶、得胜、丰家、德卓、甘河6乡,河镇、四方2个彝族苗族乡,恒
              底、花场、花泥3个彝族乡,共47个村、480个村民组。

                   财神区 辖财神镇,发开、安坪、磨角、河边、中田、鱼塘、集发7乡,石龙、结构2个彝
              族乡,毛姑、朱明2个彝族苗族乡,共51个村、538个村民组。

                   六曲河区 辖六曲河镇,倮歪、妥古、娃多、罩子、哲庄、苏奶、古基、发倮、拉乐、新
              店10个乡,钟寨鼓彝族乡,共57个村,311个村民组。

                   野马川区 辖野马川镇,山脚寨、大田、毛栗树、江南、平山堡、后山、金山7乡,古木苗
              族乡,共41个村,234个村民组。
                   古达区 辖古达、响河、威奢、佳娃4乡,石板河、安啷2个苗族乡,共31个村、181个村

              民组。
                   乡、镇 解放初期,各县沿用民国乡镇保甲区划。1951~1952年,结合土地改革,废除保甲

              制,建立行政村。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为区人民政府和村人民政府。1953年起并村建乡,设
              立乡镇人民政府,村人民政府改为行政村管理委员会,不再是一级政权组织;区人民政府改
              为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1956年,增设城镇,建立民族乡,全专区调整为839个

              乡、58个民族乡、14个镇。1958年9月,改乡、镇为人民公社,全专区以乡为单位共建人民
              公社671个,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59年撤区并社,除保留毕节县城关镇外,以区为单位合

              建人民公社89个,原公社改建为管理区,作为公社的派出机构。1961年,恢复区和一乡一社
              的建置,撤销管理区。1981年,全地区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实行政社分开,人民公社不再兼

              有政府职能。
                   1991年2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建镇并乡撤区的指示》,决定
              改革原体制。翌年,建镇并乡撤区工作结束,全地区共建镇88个,乡80个,民族乡77个。1994



             244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