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5 -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55
党组(党委)工作
治保障。
(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注重制度建设和工作创新,出台《关于加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办
法》,保障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和审议意见的落实。修改完善《审议意见处理办法》和《关于
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工作评议的办法》,取消基本满意等次,只设满意、不满意等次,使测评结
果更具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力促进审议(评议)意见的落实。出台《述职评议工作办
法(试行)》,召开述职评议会,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听取22个政
府工作部门行政主要领导履职情况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告,促进被任命
人员依法办事、恪尽职守。创新专题询问工作方法,会前组织专题调研,采取“现场提问、限
时回答”的方式进行,使矛盾问题得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
三、多措并举,改进方法,代表工作扎实有效
(一)强化服务保障,代表素质不断提升
精心制定培训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230人参加培训,有效提
高履职能力。坚持向县人大代表通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重要工作情况,并寄送《云南人大》等
学习资料,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健全代表履职保障机制,落实代表活动、履职考核和无职
代表补助等经费,确保代表活动有效开展。注重代表履职能力培养锻炼,建立代表列席县人大
常委会会议、参加专题调研活动常态化机制,全年共邀请代表74人列席有关会议、125人参加视
察、调查和执法检查等活动;组织代表50余人参与市级人大关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居环
境提升专项整治等8项工作调查研究。开展“发挥代表作用、助推脱贫攻坚”活动,做好正面宣
传引导,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为脱贫攻坚工作出谋划策,提出建议238条,办好事实事1441
件,化解矛盾纠纷446起,有效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注重阵地建设,履职平台有效夯实
强化代表履职阵地建设,加大“人大代表活动之家”规范化建设力度,提质改造和新建46
个“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为代表学习培训、履职交流、议政督政提供平台和阵地。重视示范
点建设,在罗雄、板桥、旧屋基等乡镇(街道)创建8个“人大代表活动之家”示范点,组织召
开现场观摩会,以点带面,推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提升履职平台整体水平。成立滇桂黔三
省(区)接边县(市)乡(镇)人大代表联合服务中心,通过轮值组织开展三地代表联合视察
调研等活动,有力促进万峰湖区域产业开发、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工作。
(三)加强督查督办,建议办理务实高效
把督办代表建议作为推动政府工作、促进民生改善、保障代表权利的重要途径。健全跟踪
督办机制,加大督办力度,适时跟踪135件建议的办理进度,投入资金100万元对13件建议给予
办理补助,撬动650余万元资金参与建议办理,使10件B、C、D类建议转为A类建议。对群众关
注度高、事关全局的建议,开展测评和评议,对9件办理不合格的建议,交县政府重新办理,并
要求再次对B、C类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再次办理,努力提高解决率。通过一系列的督办措施,
代表提出的建议得到有效解决和办理,代表建议办理的面商率、答复率均达100%,建议解决率
- 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