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8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518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7

                  做好农田水利、农业高效节水、烟区道路、人畜饮水等工程建设。以水的服务为重点,为群
                  众提供安全的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确保人饮安全和生产用水需求。
                       (三)攻坚克难壮大新型工业
                       以园区建设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围绕服务东溪哨和蛟龙潭工
                  业园区建设,主动、全面、超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特色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为
                  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土地收储
                  工作,坚持引精引大引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落后产能、劣势企业退出机制,为
                  新兴产业发展腾出土地、能耗、环境空间,大力引进发展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
                  做好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
                  济,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走清洁生产之路。继续抓好
                  服务企业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四)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建设
                       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契机,按照“做特集镇、做美农村”的发展思路,实施以
                  城带乡,统筹城乡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盘活、改造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地等资源,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实施九龙街街道人居环境
                  综合整治,鼓励和支持周边住户对住房进行修缮、改造,提升民居特色。加快集镇供水工
                  程建设,提高城镇饮用水保障水平。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集镇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
                  境,提升集镇档次。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向集镇集聚,带动宾
                  馆、饭店、娱乐场所等行业发展。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依托旅游产业,改造提升商贸、餐
                  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形成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现代服务业群体,加快第
                  三产业发展。
                       (五)多措并举发展社会事业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坚持民生为本,办好惠民实事。提
                  高民生保障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脱贫。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做好扶贫
                  助残、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性救助等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深入推进美丽校园、校安工
                  程建设,改善育人条件。落实“贷免扶补”政策,做好创业就业工作。
                       (六)防治结合巩固平安九村建设
                       强化维稳信访领导责任制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责任意识,落实排查、调
                  处、防控措施,扎实推进和谐九村建设。落实责任抓管理。紧紧围绕“平安九村”建设
                  目标,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完善
                  “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机制。加强排调稳大局。坚
                  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排查调处因征地、搬迁、开矿等出现的矛盾纠纷,化
                  解各类突出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努力做到预防走在萌芽前、调解走在对立前、处理走
                  在恶化前、回访走在反复前,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明显好转。突出防控保安定。做好
                  社区矫正、戒毒康复、刑释解教等社会管理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责任体系,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健全突发事件应
                  急处理机制,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火灾防控等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

                   486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