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1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21
县委部门工作
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运行水平。举办“澄江县乡村少学校年宫才艺大赛”,上报的三名优
秀选手均获得“玉溪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才艺大赛”三等奖的荣誉,筑牢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
基础。
(五)为民惠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促进文艺繁荣及文化产业发展,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实现文化
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抓文化惠民,提
升服务水平。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下发《关于加快构建澄江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的实施意见》。全县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并投入使用。51个村(社区)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和农民网络学校、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事务中心、村级
文化室免费向社会开放。48支广场文艺队伍完成活动项目50余项,表演文艺节目176个,观
众参与达6万多人次。放映公益电影456场,观影群众5.2万余人次;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推
进阅读服务书香进万家;举办“周末大家乐”“老戏新唱”文艺演出36期,“和谐澄江·美
丽乡村大舞台”文艺晚会3场,“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巡演5场。创作小品《舞动
春风》、花灯小戏《应酬》等戏剧作品参加玉溪新剧目展演。先后举办“2017年农村文艺
调演”、丁酉年新春演礼活动、凤山讲堂、“春节文化文艺系列活动”“书香澄江·快乐阅
读”朗读活动、“第28届立夏节暨第三届澄江傩戏文化节”、花灯唱腔演唱比赛、“荷文
化”廉政清廉诗文朗诵比赛、“澄江县2018年喜迎元旦文艺演出”等,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
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抓文化保护,做好传承开发。倾力推介和包装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关索戏”,在第28届“立夏节”暨第三届澄江傩戏文化节期间,举办“千古关
索情”专场文艺演出3场,邀请贵州安顺地戏团同台演出,观看人数达15000人次。举办非物
质文化遗产联合展览展演,邀请全省红河、丽江、大理等10个州市34个非遗项目参加展示展
演。海口镇松元彝族太平花灯通过积极申报,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弥补了澄
江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缺,金莲山古墓群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开
展全县地方戏曲剧种普查、非遗进校园、广龙旅游小镇文化遗产保护等传承活动。完成万松
寺、西林寺等庙宇蚁患防治及受损木构件修缮、老城区改造前期历史文化遗存的摸底调查工
作。做好文庙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金莲山、学山保护规划和保护设施项目
资金。抓基础工作,强化产业支撑。坚持规划引领,印发《澄江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
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澄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澄江县“十三五”
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文产项目落地,助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通过品
牌培育,与昆明碧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洽谈小湾村项目合作事宜,签订框架协议,全面推进
小湾特色民宿小镇(方寸间)建设,打造澄江文化旅游项目的示范点。积极对接广龙旅游小
镇项目投资开发方,全面了解广龙旅游小镇文创园区规划、投资、建设规模等相关情况,建
立周报联系制度,及时掌握推进情况。以寒武纪乐园被列入云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为契
机,加强与云南欢乐大世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联系,深入到项目现场调研,及时跟进项目
落实力度,为企业提供好服务。抓重点项目,强化产业效益。通过促进文化与旅游、农业、
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喜迎十九大”点亮抚仙湖暨
“时光·印迹”光影秀,传承弘扬玉溪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点亮抚仙湖”景观提升改
造工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助推澄江产业转型升级。先后举办“摩特杯”全国场地摩
托车大奖赛、抚仙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2017抚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抚仙湖国际瑜伽
文化节、2017美骑100云南抚仙湖站骑行赛、抚仙湖大铁113国际铁人三项赛、格兰芬多自行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