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46

2016 中共易门县委执政纪要



                   瓷建材、特色食品加工、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比较优势,引导县域企业参加“南博会”“东博
                   会”等展会,办好野生食用菌交易会,支持县域企业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拓展外贸进

                   出口业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宣传推介易门,推动易门产品“走出
                   去”、优势资源“引进来”。
                       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始终坚持政策一宽再宽、利益一让再让、服务一改再改、环境一造
                   再造,激活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
                   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省级试点等政策叠加效应,努力把易门建成投资环境最优县。
                   开展好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集市场准入、建设项目审批两大领域行政许可权为

                   一体的集中审批机制,深化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实行一门服务集中审批,打造审批时限最
                   短、办事效率最高县。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全程帮办代办,健全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
                   策”机制,全力为客商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零距离服务企业,零折扣执行政策,确保
                   企业无干扰经营、项目无障碍施工,构建企地和谐关系,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环境,
                   把易门打造成投资兴业的热土。
                       再创开放合作新佳绩。抢抓央企入滇、民企入滇和云南八大重点产业发展等机遇,把“五
                   大发展”理念贯穿招商引资全过程,更加注重项目策划,更加注重宣传推介,找准产业发展与
                   转移承接的契合点,严把入园项目投入产出强度,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益。紧扣有色金属、陶瓷

                   建材、食品药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抓产业转移承接、抓产业协同
                   配套,主动对接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各省市驻滇商会,瞄准行业领先企业,强化定向招商、
                   精准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尽快形成规模更大、效益更好、质量更优的产业集群。坚持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两手抓”,积极引进行业紧缺人才、领军人才、高新技术、知名品牌、
                   先进管理经验,发挥聚才兴业效应,为易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力争五年
                   引进利用市外资金300亿元以上。

                       (四)坚持生态立县,促进绿色发展
                       良好的生态是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最优的品牌,必须把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
                   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守住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争当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美丽易门。
                       保护生态环境。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控制投资开发强度,构建
                   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
                   水资源管理、节约用地制度,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深入推进大气、水体、土壤污染
                   防治,强化工业“三废”和城镇扬尘、噪声控制,加快推进集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及配套设

                   施建设,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城镇“两污”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继续实施
                   全面封山禁采管理、生态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
                   失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保持森林防火高压态势,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构建森林资源安全屏障。以扒河、绿汁江流域生态修复为重点,扎实抓好生态功能区、自然保
                   护区、水源涵养区、水库径流区保护,依法取缔工业园区、城镇周边等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争创省级节水型县城。稳步推进重金属、农业面源、危险废弃物污染防

                    ·1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